第六百七十五章 殿試(上)
毓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五章 殿試(上),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毓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要讓文采飛揚於文章之間,這是最考驗功底和能力的。
殿試考試雖說只有一天,但是考慮到考生的答題情況,殿試是給燭的,不過只給一根,燭息收卷不再通融。
據說,大多數殿試者是要耗到用完蠟燭才交卷的,不過很顯然,靈感可潰堤的盛苑,好像用不著這根蠟燭咯。
不到申時,盛苑已經展開考試正卷,準備謄抄答案。
殿試考卷的規格有些特殊,簡單說,就是摺疊的奏本樣式。
考卷大小和半葉箋紙等同。
完整的箋紙是十二行,每行可以書寫二十四個字;所以半葉箋紙剛好一半兒,是六行,當然,每行可寫字數仍然不變。
考卷上下封皮是由兩張半葉箋紙大小的硬紙板製成,封皮裡面摺疊了六張完整的箋紙,以給考生書寫文章之用。
盛苑手裡的這本答卷,封面最右只有一個字“應”,而正中間則寫著“殿試舉人”四個大字。
而盛苑則需要在“殿試舉人”之下,靠近“人”字一捺的位置上,寫下小兩號兒的“臣”字。
而後,再在“臣”字底下,用大其一號兒的字型,寫下她自己的名字。
這就是答卷的封面。
至於底下的封皮,就不需要她書寫了,因為其上正中印著“印卷官”三個硃色的特大字。
而在“印卷官”三個特大字的下面,以這三個字為界,書寫了兩行字號略小的文字,分別是“禮部官職+臣(字號略小)+人名”的格式。
仔細瞧著,和封面的格式有些近似。
盛苑填好封面,翻開,在第一頁正式箋紙上,開始填寫她的個人資訊。
同樣,在這頁箋紙右邊第一行第三個字的位置上,要明確寫下個“應”字。
注:丹墀(chi,二聲):紅色平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