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大國醫2,溫暖寒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思飲食,脅肋脹痛或刺痛,溲黃赤,舌紫絳苔黃白膩。

對於慢性乙肝的治療,中醫多遵循“溼溫”、“溫疫”等溫病的傳變規律辨證論治。顏德馨教授則指出,本病從氣分論治,投以疏肝、清氣、祛溼、解毒等法,雖然也有效果,但療程長,見效慢,且病情極易反覆。他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了採用清營瀉熱法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思路,並自擬犀澤湯,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其方如下:

【組成】廣犀角(銼末吞服)3克,澤蘭15克,蒼朮9克,四川金錢草30克,土茯苓30克,平地木30克,敗醬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加減】溼熱膠結,氣、營分同病,見脘腹、脅肋脹痛,噁心嘔吐,可加沉香曲、川楝子、大腹皮、枳實、廣木香、姜半夏、陳皮等辛開之品;血絡淤滯較甚而出現右脅刺痛,牙齦出血,舌質紫氣,宜加丹參、桃仁、鬱金、紅花、赤芍、延胡索、三稜、莪術等通絡之藥;溼甚於熱,以神疲肢重,不思飲食,溲混濁,大便溏而不暢為主者,配以藿香、佩蘭、豬苓、茯苓、生薏苡仁、澤瀉、木通等化溼利水之類;熱甚於溼,以發熱不退,心煩易怒,目赤口苦,齒齦出血鮮紅,大便乾結為主者,加入銀花、黑山梔、夏枯草、蒲公英、連翹等辛涼瀉熱之類,熱毒甚者則選用白花蛇舌草、龍葵、蜀羊泉、蛇石打穿、半枝蓮、七葉一枝花(重樓)等清熱解毒之類。

【功效】清營瀉熱,祛溼解毒,開鬱通絡。

顏老指出,有部分慢性乙肝患者經用犀澤湯治療,病情好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轉陰,但停藥後旋即病情反覆,這是因為病情初愈,溼熱還沒有清盡,驟然停藥會導致病毒死灰復燃,故應在疾病初愈後繼續用藥1~2月,或以犀澤湯化裁,改制成丸劑服用,以鞏固療效。

國醫驗案

1975年,顏老曾接診過一位24歲的男性乙肝患者,該患者谷丙轉氨酶147單位/升,麝濁12單位/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先後服用茵陳蒿湯、甘露消毒丹,絳礬丸以及五味子、垂盆草、滿天星等單方,皆無療效。症見面色灰暗,神萎納呆,脅痛心煩,口乾不欲飲,小便黃赤,苔薄白,舌尖紅絳。顏老認為,此為溼熱蘊於營分之症,故治當清營化溼,處方如下:

【組成】廣犀角45克,澤蘭60克,蒼朮45克,平地木60克,敗醬草60克,銀花60克,北沙參60克,夏枯草60克,白朮60克,白芍60克,蒲公英60克,薏苡仁60克,天花粉60克,丹參60克。

【用法】上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服6克,每日3次。

患者服藥兩個月後複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40單位/升,麝濁6單位/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自行停藥。1個月後因勞累過度引致肝病復發,肝功能:谷丙轉氨酶245單位/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再以上方服用1個月,肝功能又復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體徵和症狀次第消失。顏老囑其按上方丸劑繼續服1月,以鞏固療效,之後未再復發。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看顏老醫者自醫:逐溼運脾飲去除脂肪肝

大師手記

自忖“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治肝無功,轉以治脾,自疏方逐溼運脾飲,凡一月,浮腫先退,痰沫既消,胃納大增,臉色紅潤……來自眾多的報道,脂肪肝因肝炎後長期應用高糖、高能量飲食,體重過度增加是一大致病根源,與中醫土壅木萎的病機是相符的,逐溼運脾飲、運脾片制方之旨均立足於茲,所以是治療脂肪肝的有效方藥。

——顏德馨 摘自《顏德馨臨床經驗輯要》

健康攻略

脂肪肝是指由於肝臟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過量脂肪(主要為三醯甘油)在肝內持久沉積所致疾病。常見原因為長期酗酒、營養不良、飢餓、肥胖、小腸改道手術、糖尿病、皮質激素、妊娠、肝炎及毒物的損傷等。本病在中醫學中無相應的病名,散見於中醫“痰證”、“脂滿”、“積聚”、“症瘕”、“脅痛”等病症中。

顏德馨教授曾經是脂肪肝患者。1962年,顏教授患了急性黃疸型肝炎,谷丙轉氨酶高達500單位/升,在住院期間,除了服用清熱解毒方劑外,還連續使用葡萄糖加胰島素衝擊療法,結果導致身面虛浮,脅痛綿綿,痰多白沫,精神委頓,體重由65千克迅速增加到千克。經過西醫檢查,確診為脂肪肝,後用護肝保肝之法調養了幾個月,竟然沒有半點功效,症狀有增無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妻心亂

愛偷懶的牛

發個微信給神仙

一杯黑茶

我能聽見直男室友的心聲

星期十

菟絲美人他身嬌體弱[無限]

黃玫瑰與貓

重生之名媛再嫁

夏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