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杜威率領一萬大軍從梁州出發,準備進攻武陵縣城的訊息,很快傳開了。

駐守武陵縣城的,只有兩千四百鐵血軍軍士,其中還有兩百後勤人員,也就是說,真正能夠參與到廝殺的,就是兩千二百人,其餘五百軍士,駐紮在慶源縣城,從兵力上面的比對來說,鐵血軍處於絕對的劣勢。

幾乎沒有誰看好這次的廝殺,包括高馳邦、黃彪、宋虎和趙來寶等人,軍隊之中流傳出來一些呼聲,大致的意思,鐵血軍還是要離開城池,回到大山之中,利用地形的優勢抗衡。

李儒沛當然知道了這些呼聲,他不可能無動於衷。

苦心打造的鐵血軍,是李儒沛賴以依靠的本錢,他對鐵血軍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無人能夠理解他內心的感受,害怕鐵血軍軍士傷亡,害怕鐵血軍遭遇重創,就好比是父母對待兒女一樣,希望兒女成為最優秀的人才,出人頭地,但又害怕兒女遭受苦楚。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該狠心的時候,不能夠手軟,所謂慈不掌兵。

李儒沛非常清楚,鐵血軍必須經歷鐵血鑄造,只有經歷一次次的殘酷廝殺,才能夠真正的所向披靡,特別是在發展的初期,儘管那樣會付出重大的傷亡。

作戰部署早就確定下來,也正是因為這種硬碰硬的作戰手法,引發了諸多的擔憂。

鐵血軍軍營,隊正以上的軍官悉數都集中了。

李儒沛的神情很是嚴肅。

“大戰即將來臨,某聽到了不少的議論,有兄弟認為,鐵血軍的兵力不足,面對面與一萬官軍廝殺,可能面臨巨大的壓力,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離開武陵縣城和慶源縣城,回到大山之中去,那樣就能夠依託地形上的優勢,狠狠的打擊官軍。”

“這等的建議是不錯的,的確從實際情況考慮,其實某也不是沒有思索過如此的應對策略,若是鐵血軍撤回到大山之中,靈活機動的優勢就能夠發揮出來,或許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但某不會採納這等的建議。”

“為什麼不採納,總該是有理由的,今日某就要告訴諸位兄弟,選擇與一萬官軍面對面的廝殺,硬碰硬,為的是鐵血軍的榮譽,為的是鐵血軍今後的發展。”

“要解釋清楚這個理由,某不想空喊口號,鐵血軍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實實在在的,諸位兄弟只要想想,你們以前是什麼身份,如今是什麼身份,就應該清楚了,在官府和老百姓的眼裡,鐵血軍依舊是土匪,或許鐵血軍這個稱呼,都會成為一種笑談,軍隊的榮譽是依靠一次次廝殺的勝利得來的,不是自封的,如今兄弟們需要做的,就是用血肉之軀,真正讓官府和百姓明白,鐵血軍是真正的所向披靡的軍隊。”

“做出來任何的一個決定,都要有著長遠的眼光,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建議鐵血軍退回到大山之中去,那是考慮鐵血軍十年的發展,但固守武陵縣城,與官軍正面廝殺,考慮的是鐵血軍百年的發展,鐵血軍有機動靈活的優勢,更要有正面廝殺的膽魄和實力。”

“或許如此的決定,會令鐵血軍造成很大的傷亡,甚至是被迫退回大山之中去,真正出現那樣的情況,只能夠說鐵血軍尚無真正的實力,某和諸位兄弟愧對鐵血軍這個稱號,鐵血軍需要走的路還非常的漫長。”

“某相信不會出現這等的情況。”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某絕不會拿著兄弟們的性命賭博,官軍的情形如何,戰鬥力如何,某在這裡給諸位兄弟分析分析,杜威率領的一萬官軍,其中有三千人是原來的牙軍,其餘七千人都是之後招募的,至於說牙軍的大部分主力,鹿宴弘待到襄陽去了,故而表面看,官軍有一萬人,其實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是三千人。”

“鐵血軍曾經三次戰勝官軍,特別是殲滅三千牙外軍、外鎮兵和一千二百牙軍的戰鬥,重點依靠的還是自身的實力,可惜這兩次的戰鬥,都沒有能夠引發官軍的警惕,他們依舊認為鐵血軍是土匪,作戰不過是投機取巧,才能夠獲得勝利,那這一次鐵血軍就真正的展現出來鐵血的一面,讓官軍瞧瞧,他們在鐵血軍的面前,如何的一敗塗地。”

。。。。。。

儘管鼓足了鬥志,但李儒沛還是非常的謹慎。

固守城池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靈活性,城池好比是一個靶子,人家可以準確的瞄準,節省不少的時間和體力,很多的時候,攻城拔寨的戰鬥,拼的就是軍力和軍士人數的多少,冷兵器作戰,謀略是一個方面,最為主要的還是軍士的驍勇。

杜威是帶著滿腔的憤怒和復仇的決心來指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都市霸主

筍尖魔菇湯

八零重生,撩漢養崽致富忙

花間茶舍

獵蟲傳

笨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