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不予討論的思路,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減少鐵血軍將士的損失,只是這樣做,需要的時間恐怕很長,對李儒沛的整體戰役部署,會有一定的影響。
有利的方面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南方的一些商賈,和吐蕃之間有生意上的往來,有些人是知道進入吐蕃的道路的。
這些人自然被秘密徵召,參與了此次的偵查行動。
光啟八月的時候,秦二黑就帶領五百斥候出發了,他們跟著商隊行動,在充滿危機的道路上面,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光啟二年正月十六。
崔安潛、鄭從讜、高馳邦、朱溫、謝玉鑫等人,來到了王府。
他們不知道是什麼事情,也不知道王爺為什麼會召集他們。
進入王府,看見管家的笑容,眾人還以為沒有多大的事情,也許是王爺想著強調一些什麼事情,鄭從讜剛剛提親回來,剛剛給李儒沛稟報過提親事宜,那個時候看見王爺,沒有察覺到什麼奇怪的地方。
進入書房之前,眾人很快感覺到氣氛不一般了。
王爺身邊的親兵守候在中院,無關人等一律不準靠近書房,就連眾人進入書房,也要拿出身上所有的武器,親兵的臉上沒有笑容。
親兵的態度,就代表了王爺的態度。
眾人的心提起來了,這是要發生大事情、或者是商議大事情的徵兆。
眾人進入書房,看見李儒沛背對著他們,正在仔細看著牆上的地圖,這是眾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地圖,上面標註著幾個大字:隴右道、吐蕃。
所有人的心瞬間緊縮,他們隱隱明白是什麼事情了。
李儒沛轉過身的時候,眾人的心更加緊縮了,李儒沛的臉上居然帶有淚痕。
“諸位看見牆上的地圖了,儘管說還不是很完備,可這些地圖裡面,滲透了鐵血軍斥候的鮮血,為了能夠繪製出來地圖,已經有近百名斥候傷亡。”
書房裡面的氣氛更加的緊張,斥候的戰鬥力,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的,難道說畫出來這樣的地圖,需要付出近百名斥候的生命。
李儒沛派遣斥候偵查隴右道和吐蕃的地形,這是眾人第一次知道。
“吐蕃和隴右道的地形特別複雜,斥候在回來的路上,遭遇到暴風雪,因為猝不及防,損失慘重,險些被封堵在吐蕃,要不是他們有著常人沒有的能力,怕是回不來了。”
“諸位看到了地圖,應該明白今日準備商議什麼事情了,某不想諸位過多的爭論,斥候用鮮血繪製出來的地圖,還有吐蕃和隴右道險峻惡劣的氣候道路情況,由不得爭論,攻打和佔領吐蕃、隴右道,是某的決定,恐怕諸位不明白,某為什麼要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因為某和諸位的想法不一樣。”
“大唐鼎盛時期的時期,沒有徹底征服吐蕃,吐蕃依舊是一個**的王國,至今也是如此,在某的眼裡,這個王國不應該存在,應該歸屬於大唐的統轄,大唐必須在吐蕃設立府州縣,設定官吏,徹底管轄吐蕃,至於那些不願意服從統治的吐蕃貴族,就讓他們去自家的祖先面前哭泣吧。”
“諸位恐怕認為,這個想法過於大膽,甚至是荒唐了,某記得貞觀年間,太宗皇帝打敗了高昌之後,準備改高昌為州縣建制,丞相魏徵建議,應該安撫高昌的百姓,保留高昌的社稷,讓高昌的可汗繼續統領,則大唐的威德波及荒原之地,再說高昌距離中原遙遠,設定州縣,需要派遣千人駐守,幾年一換,如此的折騰,很多人會喪命,而且還要耗費軍資,拆散家庭,如此惡性迴圈,隴右地區的錢財將要耗盡,得不償失,當年太宗皇帝採納了魏徵的建議,讓高昌保留了社稷,歸於可汗統領。”
“幾百年時間過去,隴右道是什麼情況,諸位都是知道的,魏徵提出的建議,當年是有道理的,但放在長遠的目光看,這個建議是錯誤的,征服一個地方,必須要徹底拿下,要讓大唐之文化統領當地,只有大唐之文化成為這裡的主流,才算是真正佔據了這個地方。”
“魏徵說的有道理的地方,就是設定府州縣,會消耗大量的錢財,不過這樣的代價,必須要付出,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沒有付出哪裡有收穫,短時間之內,這樣的付出也許是重大的,但長久之後,這樣的付出必定會綻放出來誰也無法想像的輝煌。”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