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章 京城鉅變(2),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門駐守的神策軍軍士投降的訊息,很快傳到了大明宮,在眾人的勸說之下,田令孜終於和馬騰雲決定到皇城去看看,畢竟駐紮在皇城的還有田令孜最為行人的神策軍軍士。
在諸多勸諫的人員之中,宋文通是最為熱心的,田令孜和馬騰雲等人守候在大明宮,他難以找到下手的機會,若是兩人離開了,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控制大明宮了。
田令孜和馬騰雲等人前腳離開,宋文通離開吩咐自己最為信任的軍士控制了興安門、建福門、丹鳳門、望仙門、延政門、春霄門、玄武門、銀漢門、重玄門,以及以及左右銀臺門,至此他徹底控制了整個的大明宮。
這個動作是非常及時的。
大明宮之內駐守的軍士,馬上被集中到了含元殿外面的空地之上。
血腥的屠殺也就是在這一刻開始,凡是那些忠於田令孜和馬騰雲的軍官,遭遇到毫不留情的斬殺,看著這些軍官被斬殺,宋文通眼皮子都沒有眨動一下。
被斬殺的軍官,迅即被軍士拖到了龍首渠,屍體被扔進了水渠之中。
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宋文通迅速掌控大明宮的局面。
接下來被清理的是後宮之中的宦官。
忠於田令孜和馬騰雲的宦官,宋文通心知肚明,這些宦官被拖到含元殿,同樣遭遇到了斬殺,當然這一次的斬殺,皇上是知道的。
和楊復恭所不同的是,宋文通的重心幾乎都在皇上的身上,這並不是說宋文通有多麼的忠心。而是因為皇上的安危牽涉到宋文通的切身利益,宋文通是不是能夠一鳴驚人,或者說是不是能夠飛黃騰達,全部的依靠都在皇上的身上。
宋文通是不會特別信任楊復恭的,他甚至明白。剪除田令孜和馬騰雲等人之後,他的最大對手可能就是楊復恭,留在京城肯定是不行的,那樣可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他於楊復恭之間的矛盾就有可能爆發,宋文通不相信宦官。認為宦官為了奪取權勢,會不顧一切,畢竟楊復光那樣的宦官少得可憐,一旦身居高位,正常人尚且難以把握。就更不要說宦官了。
能夠時時刻刻在皇上身邊的一般都是宦官,後宮之中正常人是不能夠進入的,楊復恭完全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取得皇上完全的信任,可宋文通就做不到這一點,他絕不能夠進入到後宮之中,除非是在早朝的時候,或者是皇上議論政事的時候。
還有一點宋文通是明白的。皇上的秉性是難以改變的,多年的玩樂嬉戲,恐怕在情況稍微好轉之後。同樣沉湎於遊樂嬉戲之中,這就會給楊復恭創造掌控權力的最好機會,宋文通甚至可以預料,若干年之後,京城的情形和目前是差不多的。
所以宋文通一定要抓住機會,贏得皇上之信任。出任北方的節度使,獨自掌控一片天地。那樣才算是真正的掌控了權力。
皇上已經來到了紫宸殿。
宋文通恭恭敬敬的拜見了皇上,同時稟報了埋藏在皇上身邊的宦官。這些宦官都是田令孜安排在皇上身邊的,那名宮女的事情,也是這些宦官稟報給田令孜的,皇上對這些宦官是深惡痛覺的,毫不猶豫的支援宋文通斬殺這些宦官。
在這個短短的過程之中,一些原來處於關鍵位置、地位卑賤的宦官,迅速得到了皇上的重視,這些人之中,就有嚴復籠絡的暗線。
田令孜和馬騰雲剛剛抵達皇城的時候,就感覺到情況不對。
他們得到的情報,京城很是平靜,除開聚集在皇城的文武大臣感覺到驚慌之外,老百姓根本就沒有什麼異常,這讓田令孜和馬騰雲膽戰心驚,要知道藩鎮勤王,一般都是要引發殺戮的,百姓是難以安寧的,可是這一次非常的平靜,甚至京城之中,尚有很多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包括部分的文武大臣。
田令孜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痛斥楊復恭造反,楊復恭帶領藩鎮進入到京城,這就是大逆不道,這就是要造反。
可惜田令孜的這番話,沒有引發多大的震動,除開那些牢牢依附田令孜等人的官吏,其餘的文武官員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這些人之中,絕大部分都是熟悉楊復恭的,他們恐怕是認為,也就是宦官之間的爭鬥,與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
田令孜不願意在皇城停留,他愈發的感覺到,這個時候,只有控制住皇上,才是最為安全的,不管怎麼說,楊復恭也好,藩鎮也好,是不敢對皇上動手的,只要挾持了皇上,迫不得已的時候離開京城,至少暫時能夠保住性命。
田令孜不願意在皇城繼續逗留了,帶領駐守皇城的神策軍將士,朝著大明宮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