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復恭的辦法,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鐵血軍徹底剿滅了吐蕃的軍隊,讓吐蕃歸於大唐之統治,鐵血軍徹底收復隴右道,重新設定安溪都護府、安西四鎮的訊息,傳到京城之後,引發了沸騰,福王李儒沛建議將吐蕃更名為西藏,意思是大唐西邊的寶藏之地,從這一刻開始,京城對吐蕃的稱呼,全部變成了西藏,吐蕃的稱謂,很快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有關對隴右道的官府設定,朝廷之中沒有什麼爭論,就連謝玉鑫出任隴右節度使、謝國喜出任隴右副使的事宜,眾人都沒有議論,可關於在西藏設定節度使衙門和府州縣的事宜,在朝廷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不少官員認為,西藏地處偏僻,千里無人煙,朝廷若是在這樣的地方設定府州縣,管轄起來難度太大了,而且消耗也太大了,也不知道是誰得到的情報,傳西藏的總人口不足二十萬,尚不足北方和南方的一個州衙管轄的人口,在這樣的地方設定府州縣,是巨大的浪費。

其實在西藏設定府州縣的事宜,說到底與朝廷沒有多大的關係,說到底是李儒沛掌控了西藏和隴右道,不是朝廷掌控的,可文武百官依舊是拼命的爭論,這看起來總是有些詭異。

這樣的爭論氛圍,讓左神策軍中尉、樞密使楊復恭感覺到心寒,朝廷之中,怕是已經有不少人認為,福王殿下李儒沛遲早是要成為大唐之皇上的,朝中大臣的爭論,其實就是為了未來的皇上。

皇上也隱隱透露出來意思,準備實行禪讓。將皇位傳給福王李儒沛,而且皇上曾經在後宮之中,親口說出來這樣的話語。

楊復恭是堅決拒絕這等事情出現的,不過他感覺到難度最大的地方,就是李儒沛的實力太強大了。李儒沛真的要是動手了,朝著京城而來,根本不是他所能夠阻擋的。

楊復恭的目光曾經投向北方的諸多藩鎮。

靜難節度使王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以及幽州節度使李可舉,都是被敕封為丞相了,按說是楊復恭可以聯合的力量。還有就是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和他楊復恭之間的關係是不一般的,也應該是可以幫忙的。

可惜這些人全都靠不住了。

王玫和李克用等人,在得知鐵血軍剿滅了吐蕃、收復了隴右道之後,全部都做起了縮頭烏龜。至於說李茂貞,信心滿滿,正在拼命的積攢實力,手甚至伸到了京城之中的神策軍裡面,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其他的北方藩鎮,看到李儒沛實力空前壯大,都是非常自覺的給朝廷繳納賦稅。唯有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藉口錢財緊張,一直都沒有繳納過賦稅。還時不時的向朝廷伸手要錢糧。

楊復恭所能夠依靠的,也就是神策軍了。

朝廷官吏人數大幅度減少,不少人辭官到襄陽去了,北方的藩鎮開始足額的繳納賦稅,這讓楊復恭能夠掌管的錢財多了不少,這些錢財。楊復恭沒有胡亂花銷,大部分都投入到神策軍之中去了。幾年時間過去,神策軍的戰鬥力的確有所增強。

朝廷所能夠直接控制的地方。也就是京城長安極其周邊一些府州縣,還有就是東都洛陽及其附近的一些府州縣,其次就是河南府的大部分地方,南方是不用說了,北方的河南道、關內道、河東道、河北道等地,都是藩鎮佔據的,說起來朝廷控制的地方,比較那些藩鎮強不了多少,無非是名義上說起來好聽一些。

隨著李儒沛實力的壯大,大唐各地的認識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很多人私下裡將襄陽視作小朝廷,也就是說大唐天下的事情,這個小朝廷說了算數,京城長安的那個朝廷,說話沒有任何的作用了,特別是吐蕃被剿滅,改名為西藏,歸於大唐治下,隴右道被收復之後,這樣的傳聞就更加的廣闊了。

所有的情況,楊復恭都是知道的,也是無能為力的,可他不願意被這樣的局面困死。

大唐的祖制是固定的,至少左右神策軍中尉,左右樞密使必須是宦官擔任,這是固定的要求,而且宦官也是能夠得到皇上信任的,不管是誰來做大唐的皇帝,至少要遵循祖制,至於說宦官掌控朝政、可以決定皇帝的冊立之事,日後怕是有些難度了。

楊復恭只能夠從這些方面來想辦法了。

他決定私下裡和福王李儒沛接觸一下,試探一下對方的底線,若是局面對自己有利,那就毫不猶豫的擁立福王成為大唐之皇上,若是局面對自身不利,那就想其他的辦法,最終不過是魚死網破的結局,想必李儒沛也是不敢亂來的。

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後,楊復恭思索了很長的時間。

他幾乎可以肯定,李儒沛成為大唐之皇上,絕對不能夠容忍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始大帝

燕靈君副號

亡妻之戰

雪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