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九章 邏些之戰(3),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光啟二年八月初五,寅時。

高馳邦胯下的汗血寶馬,顯得特別的精神,三萬兩千鐵血軍將士,做好了所有準備,等待高馳邦最終的命令,就要對邏些發起最為猛烈的進攻了。

進入吐蕃的四萬大軍,陣亡和病故四千餘人,駐守在聿齎城等地方的三千餘人,來到達孜的三萬兩千將士。

這次戰鬥的重要意義,所有將士都是明白的,他們也相信,經過了這一次的戰鬥之後,吐蕃境內基本不存在大規模的戰鬥了,餘下的也就是零星的廝殺。

朱溫和秦二黑在高馳邦的身後,顯得很是安靜,高原寧靜的氛圍,早就教會他們保持平靜,面對著一望無垠的土地,最好的面對辦法,就是靜靜看著。

高馳邦拔出了唐刀,揮向前方,大軍開始慢慢朝著邏些的方向前進。

這是每一次作戰的習慣和規律,達孜距離邏些六十里地,戰鬥將在辰時打響,兩個時辰的時間,行軍流逝裡地,這是預熱,大戰之前必須要有充分的預熱時間,否則戰鬥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會吃不消的。

大軍雖然沉默,雖然沒有人說話,可爆發出來的氣勢是驚人的,所有將士都懷揣必勝的信念,都渴望衝鋒殺敵,都渴望取得完勝。

卯時,邏些已經陷入到緊張的氛圍之中,大唐軍隊開始朝著邏些進軍了。

拉薩王、阿里王和亞澤王都明白,大唐軍隊的進攻即將開始了。

軍隊被迅速組織起來,當然,這個時候也是法師最為忙碌的時候。他們沒有忘記最後為軍隊和軍士祈福,渴望得到神靈的保佑。

大軍來到了距離布達拉宮五里地的地方,這裡地勢平坦,是兩軍決戰的最佳地點。

吐蕃軍隊排兵佈陣有一定的特色,最前面是犛牛陣。兩千頭犛牛將在戰鬥開始的時候,發起衝鋒,這些犛牛非常的勇猛,一旦遭受到刺激,橫衝直撞,不倒下就不會停下腳步。在和大唐軍隊交鋒的時候,這種犛牛陣,一直都是大唐軍隊最為頭疼的。

跟隨在犛牛陣之後的,是吐蕃的騎兵,一共有兩萬人。這兩萬人的騎兵,是吐蕃軍隊的精銳,是不是能夠擊敗唐軍,他們的作用至關重要,一旦犛牛陣沖垮了大唐軍隊的陣線,兩萬騎兵將在最快的時間之內發起衝鋒。

騎兵後面是一萬五千步卒,步卒的主要作用是等待起兵擊潰大唐軍隊之後,發起衝鋒。他們不僅要斬殺大唐軍士,還要搶奪戰馬,要知道戰馬在吐蕃貴族的眼裡。也是巨大財富。

拉薩王、阿里王和亞澤王在大軍的最後面,三面大旗就在他們的身後,他們是不需要衝鋒陷陣的,能夠來到戰場上助威,就算是天大的恩賜了,有他們在戰場上督陣。軍士一定會拼命衝鋒和廝殺的。

卯時二刻,斥候稟報。前方五里地的地方,吐蕃軍隊已經嚴陣待發。最前面是犛牛陣,後面是騎兵,最後是步卒,拉薩王、阿里王和亞澤王全部都出動了,在大軍的最後面,吐蕃的帥旗也在大軍的最後面。

高馳邦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一切都在李儒沛和他的預料之中,看樣子這一次徹底擊潰和剿滅吐蕃的軍隊,目的是一定能夠達到的。

大軍帶有秘密武器,專門對付犛牛陣,前來投降的漢人,也專門說到了犛牛陣,犛牛非常的兇悍,力氣很大,若是真正衝鋒,戰馬根本不能夠抵擋,再說犛牛悍不畏死,根本就不會後退,若是不能夠認真對待,大軍一定會遭受重大損失,至少難以保持進攻的陣形。

大唐軍隊和吐蕃軍隊交戰的次數不是太多,一些零星的交戰,也很少流傳開來,應該說鐵血軍進入吐蕃之前,對於吐蕃軍隊的戰鬥力以及戰術是不知道多少的,不過這犛牛陣,卻早就被李儒沛提出來了,而且有了專門的應對辦法。

高馳邦不感覺到奇怪,反正李儒沛是無所不能的。

卯時三刻,鐵血軍和吐蕃軍隊距離只有兩裡地了,兩路大軍的對峙開始了,這種對峙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接下來就將是慘烈的廝殺了。

鐵血軍尚未完全停頓下來,吐蕃軍隊之中,一種奇怪的聲音出現了。

犛牛瞬間變得煩躁起來,鼻子冒著白氣,惡狠狠的瞪著前方。

隨著諸多的吆喝聲出現,犛牛開始朝著鐵血軍衝去。

犛牛剛剛開始衝鋒的時候,巨大的爆炸聲和尖叫的煙花,衝著犛牛而去。

犛牛那裡見過這樣的陣勢,這樣的爆炸聲和閃亮的煙花,就是它們最為懼怕的東西,一時間,兩千頭犛牛不知所措,很多衝在前面的犛牛,開始掉頭朝著吐蕃軍隊衝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始大帝

燕靈君副號

亡妻之戰

雪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