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章 利令智昏,鐵血兵戈,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緒本是一名屠夫,家中有些錢財,無事的時候經常去茶樓聽聽說書,最愛聽的就是三國志了,而且最為崇拜的是猛張飛,也許是因為張飛以前就是屠戶出身吧。
聽書聽得多了,王緒的內心有了想法,認為自己是懷才不遇,將來一定是會大有作為的,只要時機合適,就能夠出將入相,光宗耀祖。
黃巢造反多年,對王緒有著一定的觸動,後來黃巢在洛陽遭遇大敗,流落到淮南道,佔領了光州大部分的地方,王緒也曾經想著能夠組織起來一支軍隊,打敗黃巢之後,說不定就能夠得到一官半職,可惜他的這個想法,沒有實施的機會,光州城池內駐紮有高駢的大軍,他不敢輕舉妄動。
駐紮的大軍撤走之後,光州城內人心惶惶,而且流言也出現了,說是高駢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駐紮在淮南道的大軍失去了士氣,全部都撤到揚州去了,放棄了淮南道其他的地方。
很多人只是參與議論,嘴上說說而已,精明的人家開始做好準備,一旦紛亂來臨,就要離開光州城,或者到揚州去,或者進入山南東道,躲過災難,可王緒的想法不一樣了。
大軍撤走不過五天的時間,王緒就開始實施他的計劃了。
王緒首先做的就是集聚幾百人,佔領了州城。
這個過程很簡單,城內的絕大部分巡捕,和王緒都是非常熟悉的,得過王緒的好處,有他們的支援。王緒輕而易舉就佔領了刺史衙門。
至於說光州刺史等官吏,就在王緒開始行動的時候,就帶著家眷逃之夭夭,前往揚州城去了,這些官吏非常清楚。繼續留在光州,肯定沒有好日子過。
招兵買馬是肯定的,前來投靠的也不少,王緒佔領了州城,儼然自認為就是光州刺史了,加之他為人很是大方。佔領州城之後,也就佔領了府庫和糧倉,他開啟了糧倉,讓投靠的人有飯吃,這樣的事情傳出去了。很多人是願意前來投靠的。
可惜王緒的心很大,實際能力一般化,他的那些認識,也就是從平日裡聽說書的知曉的,至於說如何的管理民生,如何的維持開銷,這些都不是他重點考慮的事情。
隨著麾下人員的增多,開銷愈發的增大。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連不大關心這些事情的王緒,也發現情況不對了。要是總這樣下去,不要多長的時間他就無法支撐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黃巢派來了使者聯絡,希望王緒能夠聽從號令。
黃巢開出的條件還是不錯的,讓王緒成為麾下的將軍。
王緒當然不幹,人家想到的是出將入相和光宗耀祖。怎麼可能成為黃巢麾下的將軍,所以他將黃巢的使者罵走了。好在他還清醒,知道黃巢的力量巨大。不是他能夠抗衡的,故而沒有斬殺使者。
如此做換來的結果就是黃巢加強了對光州已經佔領地方的控制,王緒麾下的軍隊被限制在光州州城附近一些地方。
糧草不濟的危機步步逼近了。
王緒麾下已經有一萬餘人,維持一萬餘人的開銷,需要大量的糧草和錢財,要是飯都不能夠吃飽,這些人跟著你幹什麼,只怕很快作鳥獸散。
正值秋收季節,王緒和其他人一樣,將眼光對準了田地裡的糧食,他以徵繳賦稅的名義,開始大肆的盤剝百姓,甚至連士紳富戶都不放過,畢竟光州地方太小了,想要養活一萬餘人是有著很大困難的。
這個時候的王緒,沒有發現危險已經悄然臨近了。
秋收季節來臨,黃巢一樣沒有閒著,畢竟他麾下有十萬大軍,想要依靠著佔據的地盤來養活,有著很大的難度,長期都是處於流動作戰的黃巢,一樣沒有多少管理民生的手段,加之在洛陽遭遇慘敗,手下主要的謀士和將領都在那次的戰鬥之中喪命了,這也令黃巢異常的焦急,考慮著大軍的出路在什麼地方。
麾下的十萬大軍,大部分都是流民,這些人到了黃巢的麾下,能夠有飯吃也就穩定下來了,不過要說這些人都是安心的,那也不大可能,戰鬥力更是不可能與以前比較的,黃巢曾經想著是不是能夠離開淮南道,到嶺南一帶去,畢竟那裡地處偏遠,朝廷幾乎沒有什麼大軍,再說嶺南道距離鐵血軍也遠很多。
鐵血軍佔領山南東道之後,黃巢一直都是惶惶不安的,他非常清楚,憑著麾下的十萬大軍,絕不要想著與鐵血軍對抗,那樣遭遇的結局比較洛陽還要慘。
可惜黃巢也是有心無力,麾下的新兵幾乎都是流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山南東道和淮南道的農民,因為官府盤剝的太厲害,沒有飯吃了,迫於無奈加入到大軍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