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交鋒,小魚躍農門,一樹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義凜然,不過據我所知,你才是唐家長子,當兒子的不孝敬老人,反要叫孫女養老,天底下還有這樣的怪事?”

唐明德老臉一紅,剛要辯駁,怎奈唐小魚不肯給他開口的機會,接著又說:“唐先生是秀才,比我一個傻女讀的書多,那請問你,‘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這兩句話該當何解?既然你非要進京來告這一狀,且不論你目的為何,我就跟你一五一十掰扯清楚好了。”

“別擔心,我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絕對不會遮著掩著的。”唐小魚嫣然一笑,“反正我以前是個痴兒,能活著喘口氣就算不錯,也沒機會進學堂請先生受教育,更沒機會跟在祖父祖母身邊受他們教導要如何做人。所以不會像別家千金閨秀一樣麵皮子薄,不好意思揭了那層遮羞布。哎呀呀,各人大人見諒啊,我唐小魚生長在鄉間,打小就跟泥土打交道,養成個泥性子不說,說話也是帶著土坷垃的味兒有那麼點粗。”

康郡王呵呵一笑道:“只要理不粗就行了。公主有話只管直說,他們幾個不論,本郡王就喜歡直來直去的說話,若你要像那些小姑娘一樣說個字就臉紅,一句話非繞京城一圈才說完,我才沒耐性呢。”

姚徵只能學陶蔚然一樣,板了張面孔一言不發。

康郡王都這麼表態了,他還能去糾結公主說話太市井?扯閒淡。

唐小魚笑著起身給他們行了一禮,然後坐下說:“這事其實也沒那麼複雜。我生父原名叫唐明誠,與我母陳氏於京中相識,在京中成了親,然後有了我。”她指著唐明誠說,“他手上的婚書想來不假。因為當年我父親騙我母親說婚書遺失,但其實是被他藏在身上交回了家中。就因為我母親手上沒有婚書,所唐家不認這門親事,非說我娘不是明媒正娶,想要賴上唐家,所以數九寒冬天,外頭還下著鵝毛大雪呢,就將我娘和我趕出了家門。我娘一雙小腳,身無分文,我當時年僅五歲,痴痴傻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們將我們母女趕出門,弱女病娃,沒錢沒糧也沒冬衣,誰都認為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母女一定會凍餓而死。可惜啊,我們命大,還真沒死成。我娘帶著我流落到了江陵縣,這一住,就是五年。”

她說的聲調很平緩,語氣也極平淡,臉上甚至還帶著一絲微笑,但眾人心情都沉重下來。不過兩句話而已,但其中的艱辛痛苦和絕望可想而知。當時的陳氏也不過二十剛剛出頭的女子,她是怎麼樣在那樣艱難的環境下,拉拔著一個話都不會說的傻女兒活下來的呢?

唐明德嚥了一口唾沫:“公主何必顧左右而言其它,你不奉養生父和祖父母,將你親祖父氣死,祖母氣癱在床上,可是鐵一樣的事實。”

“這怎麼能叫其它?”唐小魚冷笑一聲,“唐先生是怕我再繼續說,所以才要這樣急忙打斷?”

康郡王一拍驚堂木,對唐明德怒道:“本郡王在審案,沒到你開口的時候你就隨意打斷,太沒規矩了。來人,拖他下去先打十板子!”

姚徵忙扯住他:“郡王,這才剛審,先別用刑。”

康郡王眉頭一挑:“怎麼的,他是你親戚啊。”

姚徵連忙搖頭,他怎麼可能有這種親戚。

“不是親戚你護著他做什麼!打板子!”

陶棉花慢悠悠開了口:“郡王先將板子記著,萬一打狠了,原告吃不住痛,說不得這案子又要拖到明日後日再審。”費時啊,不如一口氣審完了他?

康郡王順了一口氣,點頭道:“嗯,那就先記著。”

唐明德這一驚一嚇,後背都汗溼了,總算是逃了一頓板子。

康郡王嘴裡嘟囔著:“現在什麼人都能告了,以前平民告宗室都得先滾一趟釘板,我看這小子也差這麼一趟。”

唐小魚抿著嘴微微一笑,接著說:“唐家一心想讓我們母女死,那就當我們已經死了好了。沒想到我命大嘛,過了五年突然傻病好了,又拾到了玉薯呈送朝廷,藉著這功勞有幸進了趟京城,見著了皇上和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聖上寬仁大方,給了我不少賞賜。訊息傳到民間,唐家便來尋我,要將我們接回唐家去。”

“當年說我娘無媒無證根本不是唐家媳婦,我更是她不知和哪個野男人生的野種,這會子打腳一翻,我又成唐家的孫女了,你們說,這可不可笑?”

“不過這事他們做得雖然不地道,但我娘為我想著,總希望我能認祖歸宗,多些長輩疼愛,將來也能找個好婆家。她又以為我爹早死了,不忍心我跟著她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