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部分,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津股巡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機,企圖炸斷黃河鐵橋,與支援華軍作戰,但是戰機實在分配不過來。日軍源源不絕地越過黃河,機械化的部隊在黃河以南的平原上縱橫馳騁,對華軍陣地造成極大的壓力。而剛好河南發生嚴重的大旱災,幾百萬以上的中國百姓九死流離,糧食供應非常缺乏,物價上漲已經是七七事變當年的五百倍。社會的困苦、人心的不安,加上重慶的內爭浮現,美國介入中國內部的政治鬥爭;軍力上補充兵員的嚴重不足,美援武器更是紙上談兵的遲遲沒有到手,這一切都使軍心更為渙散。執行這項任務的日軍敵前指揮,是由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內山英太郎中將負責,他率領四個師團、四個旅團,以及一個戰車師團,加上大量的工兵與運輸部隊,總兵力達十五萬人。在關東軍支援修復黃河鐵橋的協助下,日軍在一九四四年四月十八日的半夜,在中牟渡過黃河,夜襲華軍在河南的陣地。日軍行動前的欺敵工作與情報擾亂,部署的非常成功,重慶方面以為日軍應在五月底才會發動攻擊,美軍的情報判斷更離譜,認為這最多隻是日軍的騷擾行動而已,不值得華軍勞師動眾、嚴陣以待。事實上,日軍在大軍渡過黃河的四天之前,已先派決死突擊隊,滲透華軍陣地,找到華軍防線的弱點,然後引導日軍,在一九四四年四月十八日,對中國第一戰區的陣地,全力發動攻擊。湯恩伯原想主動對渡河的日軍部隊,進行反擊,但是其它將領都缺乏主動作戰的意願,以及作戰的支援與兵力,因此只消極地接受命令,困守在陣地之中,不願配合出擊,而讓日軍機械化部隊,任意在華軍陣地之間馳騁。日本第十二軍順利渡過黃河之後,全力發動攻勢,四月十八日,日軍三十七師團攻陷中牟,四月二十三日,日本六十二師團攻克鄭州,這樣日第十二軍已經成功的撕裂中國第一戰區的正面防線。日軍然後兵分二路,一路向南攻擊,準備沿平漢線攻克許昌後,與來自武漢的第十一軍部隊會師,以完成打通平漢鐵路。外一路的日軍,則是向西突進,準備攻擊華軍湯恩伯部的主力。

由於日軍的攻勢凌厲而且充滿變化,三個師團的日軍部隊迅速包圍了平漢路的重鎮許昌。日三十七師團擔任主攻,六十二師團與二十七師團在外圍進行包圍分割作戰,以徹底孤立在許昌的中國守軍。日軍在戰車、突擊隊與炮兵聯手下,迅速迫近許昌的陣地,打得華軍陣地陷入混亂之中,才兩天的時間,許昌就在五月一日棄守。

此時日軍情報發現,湯恩伯的部隊在登封、密縣附近集結,反擊日軍的攻勢。因此日軍司令官內山,立刻將南攻的部隊,由南向西方旋轉九十度,企圖捕捉湯恩伯的部隊。另路日軍則在戰車師團的前導之下(這是日軍首度在中國戰區使用戰車師團),在河南平原勢如破竹地疾進,企圖以鉗形攻勢,包抄湯恩伯部。日軍這種靈活的攻勢,其速度與方向不斷變化,充分展現裝甲與機械化部隊的戰力優勢。不過湯恩伯的主力第十三軍石覺部,並未踏入日軍的口袋,而設法退入嵩山,日軍失去了圍殲十三軍的機會。這時候華軍在河南的戰線與陣地,可以說是陷入了一團混亂之中,事先的作戰情報與計劃,幾乎完全與事實的發展不符。由於華軍的員額不足、士氣低落、補給不濟,上級領導階層又面臨美軍介入政策與權力的鬥爭,因此實在無法面對日軍空前強大、靈活與凌厲的攻勢。許昌陷落之後,由於蔣鼎文擔心自己受到圍殲,而立刻率兵退向伏牛山,造成湯恩伯部勢孤,也只有設法突圍。因此其它的華軍部隊,產生兵敗如山倒的連鎖反應,河南戰場近乎失控。

蔣介石企圖抽調接受美軍裝備的遠征軍回來參戰,不但遭到史迪威拒絕,而且在羅斯福親自介入的壓力下,於四月二十五日,蔣介石被迫下令遠征軍由雲南出動,渡過怒江,參與緬北的作戰。這時候日軍剛攻陷鄭州,開始擊潰華軍在河南的防線,蔣介石卻只能眼看著中國戰區受到日軍攻勢無情的蹂躪。在盟國的眼中,裝備中國的軍隊,只是為了英國在緬甸與印度的利益而戰。

日軍南下的攻擊,很快又恢復行動。十二軍攻陷許昌之後,日軍第十一軍橫山勇,同步派遣一個旅團北上夾擊,於五月八日南北兩軍在遂平會師,日軍在中日全面戰爭爆發的七年後,才終於勉強的打通平漢鐵路。接著日軍的主力又朝向西方發動連續的攻擊,企圖圍殲湯恩伯的主力不成;日軍立刻朝向洛陽外圍發動快速攻擊,徹底擊潰了洛陽外圍的中國守軍。然後在五月十八日,日軍六三師團負責由東向西進攻洛陽,而日軍一一〇師團與戰車第三師團則由洛陽的西方迂迴攻擊。不過日軍對洛陽的全面攻勢,這次遭到華軍強烈反擊。洛陽守軍是武庭麟的第十五軍,以旺盛的作戰意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