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部分,回到清朝當大官,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任命為兩江總督,而就是在一個縣令的位置上,也能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境界,聽說李中堂走的時候有萬人送行。北征的功勞自然就不用說了,現在遇到這樣的難題,我們幾個都說了自己的意見,不知李中堂有什麼高見啊?”,佟爾璞似乎帶有挑戰性的對李序然說道,看樣子,他把這個皮球踢到了李序然的面前。
看來,上任的第一天,李序然就遇到的對手,而且是馬上就要接招的對手了。
這時,皇上也開口了:“李序然,既然佟大人都發話了,那你就再說說吧,他說的對,你也是大學生,是軍機大臣嘛,正是考驗你的時候了”。
皇上的話,李序然當然能聽明白,這似乎是在鼓勵他,也似乎是在尋求他們這一方的支援力度。
來的時候,兵部侍郎崔大人已經告訴過他了,李序然就是來平衡這些力量的,也是用牽制他們的,現在,支援賑災和不支援的都有人,李序然的意見已經很重要了。
多年的宦海生涯和獨當一面的經歷練就了李序然處驚不變的本領,他很淡定的站出來說道:“各位大人很抬舉我,我這個大學士剛來。有些事情還不是很強清楚,至於在南江和北江的那些經歷,那和諸位比起來,正是貽笑大方了。不過。這麼多年的地方官經歷告訴我一個道理”。
其他的人都靜靜的聽著李序然的話,這個曾經的兩江總督,徵北元帥,好多人都是在傳說中聽過的,今天李序然本人真正的站在這裡了,而且要開口說話了,他們的感覺更多的應該是新奇吧。
李序然繼續說道:“這個道理就是老百姓就是根本,就是大局,沒有了他們,沒有了他們的支援。什麼事情都辦不了,當年我去太倉縣的時候,百姓們連飯也吃不保,可是那裡的山匪卻很猖狂,為什麼?因為。只要給他們飯吃,他們就願意加入到山匪之中,張中堂剛才說的對,這些人一旦流竄到各地就會帶來很多的麻煩,真要是那樣的話,恐怕各位要討論的就不是賑災的問題了”。
李序然比張再興還有個性,這話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卻切的說是安靜,他們都不敢說話了,因為,李序然和楊再興的意思很明顯:要是不賑災,不官這些吃不飽的人,他們就可能造反。
這當然是皇上不想看到的。但維護穩定也是他的根本,到了這樣的局面,只能開口了。
“各位達人說的都有道理,可是能不能具體點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皇上看著群臣慢慢的說道。
就在大家正在考慮的時候,沒想到這個佟爾璞來了這麼一招:“要是能賑災就好,不知李中堂、張中堂,哦,還有劉侍郎有沒有具體的計劃啊”。
李序然很失望,這時皇上就真的像個擺設,完全由他們自由發揮,他們也不想想,事情剛說出來,就立刻要細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確定好思路之後, ;然後再由負責的官員來制定,可現在好了,馬上就要細節。
“皇上,微臣以為,賑災是大事,得要派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去才行啊,微臣建議朝廷派一個欽差大臣,專門去河北河南等地督辦此事”,說話的是富察魯,能看得出來,他和佟爾璞是穿一條褲子的。
很明顯,他們的意思不是要真的制定什麼細節,什麼具體的計劃賑災,而是把事情引導人選上了。
誰都知道這個差事不好當, ;朝廷擺明了沒有銀子,這可是鐵的事實,誰也變出來銀子,那麼那什麼去賑災呢,無非就是要靠自己解決了嗎?
辦不好會引來大禍,辦好了也不討好,因為這件事牽扯的人多,自然就牽扯的官員多,六部的官員,當地的官員,事情成了領功的人不會少,但是,事情辦砸了就都溜了。
李序然的心裡很清楚,他們這是給自己下了個套,意思就是讓他李序然來當這個欽差大臣,到時弄不好就有藉口讓出這個大學士了。
這時,看到大家都不說話了,戶部侍郎劉大人說話了:“聖上,微臣自知官微言輕,不能夠擔此大任,但是如果哪位大人掛帥的話,微臣願意赴湯蹈火”。
這時,佟爾璞、富察魯果然接著劉侍郎的話說道:“劉侍郎義氣可嘉,不過欽差大臣一之職確實還要個一品大員來擔當,方才,李中堂說的這麼具體和直接,微臣建議就由李中堂擔任這個欽差大臣怎麼樣?”。、
他們的話剛結束,立刻就有人附和,看樣子,這些人一點都不糊塗,知道需要表態的時候到了。
“既然這樣,那就封李中堂為欽差大臣去河南河北兩地全權處理賑災之事吧”,說完後,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