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二章 朝會上,大奸雄,磕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將軍宇文成都,敬聽天子詔!”
楊天子低聲說些什麼。
內侍大太監道:“天子詔!殿前有鼎,請將軍一試鼎之輕重!”
“臣!宇文成都,遵命!”
宇文成都回過話,披風一甩,踱步出殿。
乾陽殿前有一鼎,乃漢祖所鑄,是為國器。高達九尺九,大有三抱三,重約五千四百餘斤。月前帝國遷都,將此鼎於長安搬來洛陽,以大車承載,騾、馬、牛並數千餘匹,兩個時辰一替換,這才搬來。便是從皇城下運送殿前時,兵士數百人耗費一日,得以完成。
宇文成都走至鼎前,雙膀一晃,深吸口氣,紮下馬步。把袍袖拽起,一手託鼎身,一手抵住鼎足,拉過身邊,將身一低,即把大鼎舉起來,放在肩頭。
“砰砰砰!”
腳步沉重,仿若擂鼓。
“嗡!”
“啟稟陛下!此鼎有五千四百斤重!”
宇文成都扛鼎入殿,越過各國使臣,放置楊天子當面。
“好!”
楊天子大悅。
楊天子此舉,可不是為看著玩兒,是要藉此打擊各國使者氣焰的。
內侍大太監道:“天子詔!好!!!”
“威……武……!”
眾臣齊聲喝彩。
各國使臣面面相覷,具皆駭然失色。
楊天子讚許的對宇文成都點點頭。
宇文成都拜禮後,扛鼎而出,復歸原處。
此等神力。驚得人目瞪口呆,結結實實的打擊各國使臣的囂張神氣。
然。
身在北方的烏桓、胡虜等國使卻是知曉宇文成都的來頭,拿言語擠兌。話裡話外還是說大隋無人。
楊天子允諾准許各國勇士參與武舉,讓他們跟大隋武人比上一比。看看大隋是否無人。同時,絕不會讓宇文成都出面。諸國使者這才作罷鼓譟。
朝會散罷。
天子楊儉換下龍袍,在御書房中召見靠山王爺。
楊天子那張臉陰沉的嚇人,老王爺的臉同樣是怒氣勃發。
二人相視。
“呵呵呵……哈哈哈!”
楊天子忽的笑起來,越笑聲音越大。
老王爺被笑的發愣,詫異道:“陛下竟還有心情笑?”
楊天子眉毛一挑,道:“不笑還能怎樣?難道要哭?要怒?若真如此,恐怕正中那些蠻夷的下懷!我才不會稱他們的心意!”
老王爺咧咧嘴。覺得甚有道理。
著人上茶水兒,楊天子呷茶,思忖著笑問道:“王兄,你跟吳守正那小子說啦?”
老王爺點頭,道:“不給他點動力,只怕他不肯用心。那小子,太過奸猾,簡直不見兔子不撒鷹!”
楊天子笑笑,道:“希望吧!”
.......
.......
花月樓。
來了幾個羌人,打破平靜。
望著被打倒在地上的數個大隋武人以及不少家養打手。還有耀武揚威的羌人,安祿山一雙小眼睛轉動個不停。
須臾。
安祿山叫人過來,低語幾句後。自己匆匆的下樓去。
羌人是西北地帶的異族,與中原人其實並無太大差異,說的話都是一樣的。只是在長相上,多為黃髮藍眼罷。自古以來,羌人生活的地方都是遊離在中原帝國版圖內外的雍涼大地。中原帝國強盛時,他們乖乖的老實下來,任由差遣,是兇猛的鷹犬爪牙。中原帝國虛弱時,他們則作亂頻頻。吵鬧不休。西北的羌人已經乖乖聽話三十餘年,不知怎地。現在又開始蹦躂。
“大隋的武人?哼!真是弱得夠可以啊!”
一個身長八尺,膀大腰圓的羌人面帶得色的踩著腳下之人。話語中,不屑的神采叫人一覽無遺。
“不要以為打到幾個人,就說大隋怎麼怎麼樣,我勸你還是客氣一點兒!”,安祿山從樓上行下來,慢吞吞的說道:“最好……在他來之前!”
那羌人仰著腦袋,道:“哦?彼為何人?他,又是何人?”
安祿山道:“區區在下,不過是這樓的東家罷!而那位……”,話音稍頓,安祿山大聲道:“你可知‘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威震天下’的吳守正嗎?若是知曉,那便快快閉上你的鳥嘴,免得惹惱他,叫你吃不了兜著走!”
“吳守正?”
“嚯!聽聞那可是個大英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