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三章 天津新見聞,穿越1862,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熱得。
有了這個東西,人走到哪裡帶到哪裡,隨時隨地都有熱水。何如璋嗜好喝茶,隨從覺得這東西比起鏡子之類的一樣玻璃東西要實用多了。
一個瓶裡是開水,另一個大口瓶卻裝滿了碎冰。除了熱水涼冰,尚有玻璃杯、茶葉和紅酒、白蘭地等。
黃遵憲人在外交部工作,家裡本來就多有準備洋酒。雖然在天津,他自己也是剛剛轉到不久。
馬車出了黃家,直上大路。道路開闊、平坦。昨日迴天津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這點。只說交通,根本就沒一點戰爭的痕跡。而且聽說秦軍規定,人馬車流靠右行駛,並且在寬闊的官道和新修的道路上,還會分人行道和車行道。
雖然違規者罰錢這一點頗受爭議,但無疑效果很明顯。
今天天氣很好,烈日雖炙,但做工的,行商的,或徒步推車挑擔的,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天津城市井之熱鬧,比之戰前似乎並無遜色。
行車不多會就停住了,管事的從前頭位置上下來稟告:“何大人,已到了老耳閘。”這裡是秦軍入主天津以後,在城區裡開的一處市場中心。
實際上就是總後勤部跟兩廣江南等地商戶勾搭,一個軍方利用權利賺外快的地方。
劉暹睜隻眼閉隻眼,只要總後勤部乾的別太過火了,他也不去管的。而真到他不得不管的時候,有人就要掉帽子甚至是丟腦袋了。
“何大人,您看是在這裡就下車步行呢?還是把車直接趕到市場裡?”
“就在這裡下車。”何如璋已經看到不遠的地方,那一片停放車子的地方。黑壓壓的怕是要有好幾百輛之多。並且何如璋還看到一些車子前頭插的外國小旗。這樣的馬車只會是洋人的車子!
下得車來,只見一道灰色的堤壩橫貫河面,那就是新開河與子牙河交匯點的老耳閘。再望過去不遠處,河岸邊就是一大片的紅色的房屋,外面只草草環繞著一圈鐵絲網。
同樣距離何如璋不願的河邊碼頭,兩座他熟悉的蒸汽吊車聳立在岸邊。在日本他不止一次見到過這種蒸汽產物,每次觀之都感覺自己所學的桐城古文不能滿足於時世變化的需要,而可憐可嘆,整個中國還有那麼多人在埋頭古籍。而不是真正地抬頭來看世界!
“何大人,請裡面走。”
黃府管事的今兒就是嚮導。帶著何如璋看看改換了主人後的天津有何變化。
何如璋是帶著一點挑剔和抗拒的心來看待天津的,這也是他對新朝的態度。大勢所趨之下不敢違逆,但內心裡是怎麼想的,就誰也管不到他了。
可是市場中心的繁華很快吸引了何如璋的目光。這裡的繁華當然還比不上滬上廣州。但是房屋之齊整,道路之平坦,衛生之整潔,卻是前所未見。市井的氣象比之他印象裡的日本長崎,尤要興盛勃發。
這裡的路面乾乾淨淨,不要說垃圾,連個果皮都找不到,街面更是沒有積水。兩旁的行道樹和遮棚雖然不寬大,已經能提供些許的遮陰了。
並且這裡沿街還豎立著一個個高杆。何如璋在長崎和東京都有見過這樣的東西,知道這是路燈。沒想到秦軍似乎臨時設定的一個貨貿地點,竟也配備了這些。
“何大人別以為這是奢侈。這些路燈和相應的燈油、人工以及損耗,全是由這市場的監管局負責。此處市場,自設立之處,每日不知道要成交多少貨物,監管局收銀子收的手都疼。路燈些許耗費算什麼?還有這沿街的植樹與遮棚,小菜一碟。”
管事的說起這處市場來語氣真羨慕極了。路燈這東西沿著大街這麼一字排開,這份氣魄他過去只聽說過宮裡才有——他在京師時聽太監閒扯的時候說過,宮裡的每天有成百上千的大紅燈籠,每晚上都點著照亮。
實際上也是太監在唬弄外面的人。
何如璋心理面感嘆著。這麼個集市之地,點路燈未免太過奢侈。就算夜市興旺,商家也會自己點燈,何必多此一舉。有這銀子不如放在別處幹些事實。
無論是打碼頭出來,還是這一路行來,何如璋也看到過不少無家可歸之民。萬幸現在是夏季,如果是寒冬時,不知道多少人命就沒有了呢。
漫步街上,路上行人不少,有窮有富,各自奔走忙碌。其中既有本地的商家,也有外來的商販,聽起口音就可知道,更有不少衣帽整齊的外國人。
而這些於何如璋印象中都是眼睛長在腦門上,傲慢自大,多有不法之事的洋人,現在卻是和和氣氣,正正規規的談著生意。那耍狠放粗,蠻不講理的樣兒,何如璋一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