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一章 民族覺醒與天朝上國夢,穿越1862,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十三日,臺灣噶瑪蘭廳【今宜蘭】。
臺灣號兵艦緩慢地駛入了宜蘭港口,卸下了一箇中隊的秦軍士兵和二百多名勞工,以及三四百噸的水泥、鋼筋等貨物。整個港口人聲鼎沸,抬眼望去就是成百上千的人,誰都想不到三個月前的這裡還是一片荒蕪。
這臺灣號兵艦就是之前小日本的大阪號,現在歸了秦軍後勤部所有。雖然區區火炮,比之真正的軍艦來說差的太多。但是對於一些宵小,或是說對於宜蘭的灣灣土著,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二百多名勞工在港內的平地上,很快分成了三組,然後由人帶領著各去各的地兒。這些勞力是秦軍開發宜蘭的最大保障,有修路的,有建房的,有墾地的,等等不一。
他們的安全保障自然由秦軍戰士負責,甚至在宜蘭港區裡,還能看到不少矮小卻精悍,帶著太刀的日本武士。這些人的身份是僱傭兵!
劉暹沒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廣西巡撫,卻被髮配到了臺灣。但好在北京城沒把他逼急了,廣西提督的頂戴依舊屬於秦軍,由周軍擔著。
劉暹不可能不到臺灣上任,對於朝廷的旨意,他選擇了遵守。如果不是他幾乎立刻的聘請外國公司鋪設,臺灣到海南、臺灣到欽州,以及海南到鴻基的海底電纜的話,劉暹就是一個功高薄賞的典型了。
他那一番紅果果的抓權行動,讓朝野上下為他喊‘冤’的聲音,立刻降低了八個調。
劉暹做到了臺灣巡撫,臺灣比原時空歷史上立省要早了十年。同樣。劉暹也需要面臨劉銘傳所面臨的同樣的問題——番區土著。
劉銘傳在後世的臺灣聲望很高,很多人都知道劉銘傳臺灣抗法的故事。知道是劉銘傳在臺灣開啟了灣灣的近代發展史,他在臺灣鋪設了臺灣第一條鐵路,他在臺灣架設了臺灣第一條電報線。但很少人知道,劉銘傳在臺灣除了跟法國人幹了一仗之外。還跟臺灣的生番自始至終都在緊密糾纏著。
灣灣土著和大陸移民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前者的數量最多的時候有多少不見史料,後者的人數卻是所有人都曉得的不斷增加增強。大陸移民多了,自然需要有耕地,很自然的就跟灣灣土著產生的爭奪。土著居民在這些地方或是被消滅,或是被趕跑,或是被降服【熟番】。那些心不甘情不願來到臺灣的清朝官員們。從未制定出一項令人滿意的“山區政策”,移民和生番之間的衝突歷久不衰。劉銘傳部跟生番之間打的就很激烈。數以百計的銘軍士兵和多位銘軍干將染病而死於瘴癘地區。劉銘傳在臺灣任職期間合計對“生番”打了四十次仗,因為地形的過複雜,銘軍縱然擁有機關槍和野戰炮,他的部隊仍吃了幾次大敗仗。例如1889年在宜蘭附近便損失了二百七十多名官兵,包括他自己的侄兒在內。
劉暹可以用日本人的法子來對付灣灣土著,但再好的法子人也是要有損傷的。劉暹就想到了一個法子,他從日本招募來士兵,用日本人對付臺東那些深山密林中貓著的生番。
宜蘭就是日本挺身隊第一大隊的駐地。有三百多日本人,大部分是窮的叮噹響的武士,小部分是貪圖僱傭兵高收入的日本平民。不過整個挺身隊也才一千人不到,面對剛剛痛揍了日本一頓的秦軍。很多日本武士表現得還是很有節操的。
港口區很不小,總面積不下一個縣城。秦軍在當地燒製磚頭、開鑿石塊,再有鋼筋水泥。建築進度很快。特別是最靠近港區的這幾條街,衣食住行全都有。那些日本人得了錢財,不少人的反應都是存錢,存在秦軍開辦的軍方儲蓄所裡,但總有些人去大手大腳的選擇了揮霍。
而事實上這批選擇了揮霍,特別是呼朋喚友的去揮霍的人。從來都是秦軍軍情處的重點監視物件。劉暹用腳趾頭想,也能想象的出來。挺身隊中肯定有日本政府的人。他還指望著從挺身隊中培養出一批將來進日本的帶路黨的,間諜、密探什麼的。全部是要堅決剷除的害蟲。
在開拓宜蘭的時候,秦軍還收攏了不少熟番,總人數超過千人。其中強壯的男人被指派參與建設,而老幼婦孺們,就按照家庭為單位,紛紛帶著他們搬來的傢什默默入住港區中建設起來的一套套簡易房中。他們的將來是很不確定的,或是留在宜蘭本地,或是被秦軍遷往別的地方,反正被同化是他們唯一的結果你。
無論男女,這些宜蘭的熟番們都被宜蘭港區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給震驚了。而且對於歸化的熟番,秦軍並不兇殘,也沒打算為難他們,除了必須聽從指揮從事體力勞動外,安全和個人財產都會得到保證,食物供應也會很及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