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六十一章 中國百姓的日子,穿越1862,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板上閒庭信步,有的伸個懶腰摸出大煙袋或拿起捲菸坐在門前石凳上,吧唧吧唧美美地吸上兩口,對過往熟人不停眯著眼笑著點頭打招呼<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還有的三五人聚集在一起,交流著自己道聽途說來的各種訊息——基本上是些八卦和小道訊息。
旅遊業迅速發展的蘇州府城城市生活節奏在逐步的放緩,至少城內很多居民已經‘回到’了安居樂業的‘上古生活’,他們每個月掙得錢或許不算很多,可絕對足以相當滋潤的生活。畢竟旅遊業發達的蘇州相應而起的就是服務業了,以零售、交通、餐飲、住宿等行業為代表的的服務業可是需要大量的人手的。當然,20世紀20年代都還沒到的中國不可能有21世紀那樣的旅遊熱潮,可是蘇州城在中國歷史上的名氣太大了,這些有著‘歷史氣息’的名城只需要稍加宣傳,就會引來一波又一波的洶湧人潮。
所以在全國旅遊業僅僅是初步發展的時代,蘇州府城這個已經轉型為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的城市,是很少數很少數的,整個中國都寥寥無幾。它的成功也具有很大的不可複製性。
淡青色的裊裊炊煙從各家廚房溜了出來,在城市上空彙整合一片淡淡的青灰色霧團,潮溼的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混雜著早飯的清香。小巷裡傳來女人們扯著嗓子喚夫喊兒叫他們吃早飯的聲音。那些老少爺們兒在屋裡人三呼過後才結束了自己飯前活動,一個個慢悠悠回到各自家中。
這是一家有些年頭的老房子,從外面望去。不大的房子還依舊是老式的江南民居,以木樑承重。注重內採光,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用精細的雕刻裝飾著屋頂、簷口。佈置緊湊,院落佔地面積較小。這就是人口密集的老蘇州的房子,絕對的原汁原味。
與周圍房子一樣,用來擋風遮雨的青瓦早就泛起了黑色,春節貼的春聯還留在房門兩邊。只是原本紅色的春聯退色退的厲害,上半截還是紅的,到下面卻變成了黃白色。一隻還有些新的竹編晾在門口,淡淡的清香從竹編裡飄出來,散發在四周,正是這個時節江南人最喜歡吃的藜蒿。
早晨的陽光透過半開的房門投入房內,照亮半邊房間,光明籠罩著整個房間。這家四口人正圍坐在一張方桌上吃飯。米粥、鹹菜、炒青蒿、油條,外加幾個燒麥和兩個切開四瓣的鹹鴨蛋。
如果做前清時期,這樣的早餐對已一家平民百姓來說絕對是奢侈的。因為除了米粥、鹹菜和炒青蒿外,油條和燒麥都要在外面買,有這個錢多在飯鍋裡撒一把米會更划算。更不用說飯桌上還有兩個蛋黃橘紅流油的鹹鴨蛋了。但是在現在的蘇州,這隻能說是一般般。
“娘,老師說下週我們要春遊,你到時給我點錢吧。”郭峰埋頭大口喝著稀粥,嘴裡含糊地嘟囔著。一抬頭,眼睛盯著坐在一邊喝粥看著早報社的父親說:“爹,你把那個保溫杯給我吧,我也好帶點水。”他早就瞄準了自己老爹那個漂亮的保溫杯了。不僅能保溫更好看,外面一層溜瓷。一看就是高檔貨。那是自己老爹年前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的獎品。
“不給。”一邊喝粥一邊看報的郭雄頭也沒抬的說道。“小孩子家的哪學的好攀比?”小兒子是什麼心事,當父親的能不知道麼。郭雄拒絕的直截了當。“甭想望那個水杯。那水杯是你姐的了。”
在郭雄這個父親眼中,女兒雖然不能傳家。可真的比這兒子要省心爭氣多了。17歲不到就考上了震旦大學,現在在《大公報》做記者,不管是學歷還是職業,說出去都給老郭家長顏面。
“這孩子,要那麼好的水杯幹嘛?”做孃的也索羅起兒子來了,那水杯商場裡要一二百塊才能買到,她才捨不得給粗心廢疾的小兒子用呢。拿給他了,保管不到一週外面那層漂亮的瓷兒就會磕的坑坑窪窪<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春遊到了,娘再給你錢。”最後一句話直接把郭峰的要求徹底回絕了。
郭峰身邊的郭燕抿嘴忍著笑,因為小時候被叫做‘招娣’的事兒,她可是很喜歡看郭峰吃癟的樣的。縱然她比郭峰大了六歲,今年已經22了。‘習慣’還是改不了。
當然,郭燕這次從上海會家來也不是專門看郭峰吃癟的。這是她出外前的最後一次回家,只有三天的時間。過了後兒,她就要返回上海,然後乘坐快車前往西安,再從西安轉烏魯木齊,然後是中亞、燕國,接著看俄羅斯和奧斯曼那邊兒的記者組缺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