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較量,貓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節後,義大利汽車專案集團拿出了三套方案,希望吉利方面在時尚、前衛和奢華之間確定未來產品的風格。吉利最終採納了大家的意見,方案確定為時尚的一款。這個專案計劃到2005年7月之前完成。
同年12月19日,吉利又與大宇國際株式會社等五家公司籤許技術合作協議,主要負責協助吉利完成2004年上市的一款新車型的設計、開發與製造專案。與吉利合作的韓國企業包括韓國宇信公司、韓國塔金屬公司等汽車行業的幾個廠商,其中韓國宇信擅長汽車生產線製造,塔金屬公司擅長汽車模具開發,大宇國際則從事國際貿易。這樣的組合顯然是吉利精心挑選的結果——韓國宇信能幫助吉利提高製造工藝,而塔金屬則能把吉利車的外觀改造得更為吸引,而這些正是吉利的軟肋。
雙方合作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對新車型的外型衝壓模具和有關檢具零部件開發與設計,二是焊接線和有關零部件設計,三是同步工程活動和有關事項。
李書福說,“與大宇簽訂的協議主要是模具開發方面的合作,涉及金額達3;000萬美元,而且今後的合作肯定會進一步加深。”該專案是原寧波美日汽車公司總經理安聰慧負責談判,歷時一年多,簽約儀式原定在與義大利專案集團合作之前,但由於“一些細節問題”推遲到12月23日。當時約定這個專案首要的任務就是與韓國合作完成美人豹的最終設計定型及優利歐底盤最佳化。
2003年6月18日,吉利又與德國呂克公司COO懷特在杭州正式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據悉,吉利年初就已經和呂克公司開始接觸,經過前後3輪的談判,終於達成合作協議。據相關人士介紹,此次與吉利合作,呂克公司負責為吉利設計一款家庭經濟型轎車,其相應消費者市場定位為中等及中等以下收入者階層。據說將是一款代表吉利“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的“標杆”車型。
正如李書福所說,“技術問題我們透過全球合作,比如說我們跟德國的合作,跟義大利的合作以及韓國的合作,開發不同檔次的不同的車型。最近我們還要找一些更廣泛的合作,這樣解決我們的技術問題。”
第三節 品牌工程
從現有品牌來看,吉利顯然存在明顯的劣勢,一直沒有走出低價車的陰影。吉利曾經想透過優利歐來逐步改變其形象,結果未能如願。吉利再也不能只做鯰魚,要變成一條更有價值的魚。因為在賣魚者眼裡,鯰魚只是一種啟用工具,一旦其他的魚都賣掉了,鯰魚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而吉利在品牌傳播方面的確存在一些誤區,它沒有花更多的精力去打造吉利品牌形象,而是過多地進行概念包裝。
在創業初期,吉利也許是沒辦法去樹立品牌,畢竟新品牌在消費者中間積累口碑還需要時間,但是現在要讓吉利從宣傳企業到樹立品牌,這種看似簡單的轉變過程,在吉利看來確實需要一些時間。
但是品牌再造工程畢竟是吉利的頭等大事。輿論普遍認為,徐剛對吉利產品線的意義,在於他確定了繼續提高豪情和美日的品質以鞏固市場份額的思路,而南陽的到來終於使吉利可以把握中檔轎車的生產。
這個時候李書通的上海傑士達汽車遇到了麻煩。上海傑士達在2000年底竣工,第一期工程投資6億元,建成了衝壓、焊接、塗裝與總裝四大全新的工藝生產線,並且已形成3萬輛的生產能力。2002年4月,自主研發的傑士達轎車以7萬左右的價格開始銷售。由於時機等各方面原因,傑士達沒有拿到轎車生產許可證,經營上的各種困難更讓傑士達難以為繼。
吉利想到了利用傑士達來實現自己生產中檔汽車的夢。
2002年8月5日,吉利全面接手上海傑士達旗下的轎車類資產。吉利、傑士達共置換了近5億元的資產。雙方約定,李書福的吉利今後集中開發轎車和小客車市場,李書通今後集中生產大客車和大貨車,在產品鏈上形成優勢互補、專業分工的格局。
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4)
業內人士對吉利此舉表示擔憂,理由是:傑士達與優利歐的型別過於接近,目標市場幾乎完全重疊,聯合重組之後對吉利的意義不大。吉利透過這種方式把自身產能擴張到20萬輛,從單純的成本計算並不合算。兩個基地不在同一個地方,管理成本昂貴很多;李書通為了打傑士達品牌,此前投了不少錢,現在傑士達的品牌棄之不用,這也是一種浪費;另外,傑士達已經建起了一批銷售網路,這些網點歸併後有的可能是重複建設。
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