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齊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分房計分表,1987:今夜不眠,房車齊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意思。
陸浩看清楚這張表後,輕笑了一聲。
這是製衣廠廠長王明德想出來的東西。
前世,這張表並不是這會兒張貼出來的,而是還要等個半年左右的時間,年底那會兒才會貼出來。
如今提前了好幾個月,估摸著因為是他蝴蝶的翅膀煽動了下,產生影響,才會出現這個變數。
王明德見他開為民生鮮超市,又買下菜市場,而且正在如火如荼的裝修,被刺激到了,所以這才迫不及待的弄了一個分房計分表。
想要斂點財!
興盛製衣廠在走下坡路,江城的製衣廠雖然沒有飲料廠那麼多,但興盛製衣廠受到的衝擊同樣不小,主要來自於外省,特別是沿海省份。
沿海省市,因為地理和歷史因素,思想比較放開,跟國外的交流互動也比較頻繁,資訊發達,商業同樣也發達,紡織業這類行業能緊跟時代的步伐。
這會兒,整個江城從事紡織生產的企業才100家,全省也不到150家,而沿海的粵省,在78年的時候,全省紡織業的工業總產值就達到1355億元,企業數量更是有410家,而且是全省各市開花,而不是省會獨佔大頭。
外省對江城紡織業衝擊很大,興盛製衣廠沒錢,能有現在這一棟宿舍樓就已經了不得了,根本就沒有錢再額外的單獨建福利房。
這個分房積分表實際就是掛羊頭賣狗肉。
“這什麼意思,我們廠難不成要建房了,怎麼沒聽到動靜啊?”有人很疑惑。
製衣廠的經濟情況,自己的員工都很清楚,生意半死不活的,哪有錢建房?
可不建房,貼這張表又是什麼意思?
“沒聽說要分房啊。”
“是啊,沒有動靜,這是誰貼的,是會不會是假的?”
“不可能是假的,這上面還蓋了章,還有王明德籤的字。”
“我聽說有的廠自己不建房,但是從外面買商品房分給員工,我們廠會不會也是這麼搞?”“集資房都搞不起來,還搞商品房?想太多,這保不準又是王明德那個屌毛想出來斂錢的法子。”
後面這人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質,屌毛這兩個字用的很好,沒少看影碟,活學活用了。
“劉燕,徐主任,你們兩個跟王廠長熟,有沒有什麼內幕訊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上面撥了錢,要給我們建福利房?”有人看見了劉燕和徐元鵬夫妻兩個。
這夫妻兩人實際上是故意過來晃悠的。
剛剛就一直在,但這些人都看陸浩和分房計分表去了,沒注意到他們,而現在終於注意到了。
兩人立刻扯了扯衣服,抬了抬頭,走了過來。
被關注的感覺,真好!
劉燕非常得意,這段時間來,她兩口子幾乎成了隱形人,陸浩成了老闆,賺了不少錢,最近更是帶著黃明華飛黃騰達,好多人都羨慕,而她夫妻兩個徹底失了寵。
這會兒,她有那種再次被臨幸的感覺。
“這事我老公還真清楚,他是主任,而且分房子的事是他跟廠長一起碰頭商量,他還提了不少意見。”她故意抬高自己男人的地位。
實際上分房計分這事徐元鵬根本就沒插手,是王明德一手操作的,只不過先通知了徐元鵬,比普通員工知道的稍微早一點,多一點。
故意戴高帽。
“那趕緊說一說,這怎麼回事?是不是真有福利房,真要分,那我們家得要優先安排,我們現在一家5口住在40平不到的房子裡,孩子大了,人口多,得要分個面積大一些的。”有人馬上就說道。
其他人也都紛紛嚷著,生怕自己落後。
“都別吵了,這上面不是寫的很清楚嗎?有分房的標準。”徐元鵬有了派頭,“根據積分來排分房的先後順序,積分多的排在前面,積分少的排在後面。”
積分計分表上寫的的確很清楚。
職工工齡,每年加11分。
在廠裡幹了一年的,拿11分,兩年就拿22分,計算到月,一年一個月,拿12分。
外業工齡,每年加01分。
外業與內業相對,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內業是坐辦公室,在工廠內上班的人,而外業就是在外面跑,要經常出差的。
夫婦雙職工,每對分值11分,本單位工作5年以上的夫婦雙職工分值為15分。
這個對單身不友好,沒嫁人,沒娶媳婦的,這一項加不了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