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政治高壓下人性的扭曲:古莊紀事,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有十分的把握。事情並不像叔叔想的那麼順利。我不知道叔叔費了多少口舌,只知他往吳春花家連跑了十幾次,吳春花才勉強答應和那柺子定親。關於吳春花和那柺子的親事,在我家裡有著幾種不同的看法,爺爺和母親說那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屎上,叔叔和嬸子說那是打著燈籠都難以找到的好主兒,奶奶和父親說結婚後吃花不愁,還可以去當合同工,這樁親事也蠻不錯的,可挺俊的個大閨女,尋個殘疾人,也是太可惜了。定親不到兩個月,春花就當上了村裡的民辦教師,教我們的孫老師改教體育課了。

第四章 秋實(3)

同學們隨著柱子喊的一聲“起立——”鄭重其事地都站起來。

吳老師將課本放在講桌上,面朝黑板上方的主席像,舉起右手,帶領學生們莊嚴地喊道:“首先,讓我們敬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敬祝林副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

在沒有傳達林彪成為反革命集團的中央檔案之前,每天上課時,都要像唸經一樣的念上一遍,然後班長才喊一聲“坐下”。

吳老師平時很是憂鬱,今天顯然特別高興,朝著臺下的學生們掃了一眼,臉上露出兩個好看的小酒窩,然後才開口說:“同學們,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也要學工、學農、學軍。’咱們今天,就在教室裡開展一次學農課。”

學生們都用異樣的目光望著站在講臺上的吳老師。

古莊學校一共有五個年級,每個年級每個星期都要拿出半天的時間開設學農課。學農時由管校代表史醜子和任課老師領著,有時去學校那塊十畝多的地裡間苗拔草,有時去大隊試驗田裡背糞掘地,有時到各生產隊地裡去拿蟲子撿穀穗……父親當生產隊隊長時,最煩我們去隊裡學農了,回家後常說,來一幫子吃屎的孩子,正事幹不了,淨幫倒忙,簡直是瞎胡鬧。父親反對半天也沒用,該上學農課時,照去不誤。只是沒聽說過學農課在教室裡上的,不知吳老師要出啥么蛾子。

“咱村有一個農民叫臧秋實,幾年前從中學畢業,”吳老師停頓片刻,從講桌上拿起一份報紙,指著上面的一行黑體字向同學們介紹說:“他在《廊州日報》的副刊上發表了一篇散文,這是全村人的驕傲和自豪。咱們拿出兩節課來,學習一下臧秋實的這篇文章。我先給同學們朗讀一遍,然後再抄寫在黑板上。”

教室裡鴉雀無聲,同學們比往日聽課還要聚精會神。

可愛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冀中平原上,村裡密密地住著一百四十多戶人家,四周有好多柳樹和榆樹,那些樹說不上高大,也不繁茂,可每到夏天,那枝葉便把村子裹成一團油綠。雖然這裡沒有風景宜人的名山,沒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也沒有洶湧奔騰的長江黃河,但我覺得她非常可愛。

家鄉四季分明,在春天裡播種,原野一片新綠,在夏雨裡耕耘,田壠一片青翠,在秋陽裡收穫,大地一片金黃,冬日北方吹,雪花漫天舞。農民們根本不需要看日曆,掘開大地沒了冰茬兒,就知道進了春分;小麥打包呲牙了,就知道進了立夏;人們放下使用了幾個月的蒲扇,就知道立了秋;坑邊上結了一層薄冰,就知道進入立冬了。季節的變化讓你懂得,什麼叫春夏秋冬,什麼叫春花秋月,什麼叫多彩人生。

家鄉的土地像母親一樣無私,為兒女們奉獻著所需要的一切。餵豬的野菜,餵羊的青草,飯桌上的食物,穿衣的棉布,做飯的柴禾……一切都來自於她身上。“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飽,高粱漲紅了臉,穀子笑彎了腰。冬瓜披白紗,茄子穿紫襖……”正是我家鄉秋天的真實寫照。土地上能長出麥子棒子高粱穀子糜黍,豆子芝麻花生葵花籽,胡蘿蔔山藥蔓菁倭瓜,茴香韭菜豆角西紅柿……也能生長迷人的故事,古老的傳說,動人的歌謠,讓你感到這裡是一片富饒而又神奇的土地。

一轉眼過去了多年,但我至今還記得吳老師朗讀《可愛的家鄉》時的情景。她眉飛色舞,富有感情,像播音員朗誦的一樣悅耳動聽,令人陶醉。

第四章 秋實(4)

家鄉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春種秋收,夏鋤冬藏,不計陰晴,不畏寒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甚至當成命根子,一生固守著土地,腳底下彷彿生了根,任憑風吹雨打,也不肯與腳下的大地須臾稍離。家鄉人是勤勞的,陰天下雨也捨不得歇上半天工,常年都像老黃牛一樣默默無聞地勞作著。家鄉人是聰明的,他們除了會種莊稼,還能把棉花紡成線,織成一匹匹的粗布,把花生芝麻磨成油,把山藥漏成粉條,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開拓者

巴喬的中場

錯撩偏執男主後我甩不掉了

鍵盤君jun

無雙將

抵制日貨

託福閱讀1000詞

溫暖寒冬

月老下凡

緣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