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部分,篡清(上),點絳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亦樂乎去。
大家氣氛都有些怪怪的,都瞪大眼睛,豎著耳朵,看著遼南方面訊息。等著那裡見仗的訊息傳過來。世道變化得這麼快,真是什麼事情都有,和小鬼子一場仗打得這麼個朝廷牆角旮旯裡什麼東西都翻出來了。大家都覺著這天下該變,可是又怕變,更不知道朝哪裡變。種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最後就化成了齊東野語,在四九城上空幽幽飄蕩。
前些日子,京城百姓的孤憤精忠,轉眼間似乎就消失得沒有痕跡了。但是這種被一場未曾有過的民族戰爭激起的情緒,也許只是暫時地沉在水底,總有一天,會以更大地波瀾,洶湧的翻卷出來。
在出水關門外的一處江南口味的茶樓裡,二樓雅座門簾垂下,小二不斷的朝裡面送茶水,送點心。這裡的口味,京城百姓吃不慣,但是來往官員,特別是南方籍貫的,都愛到這裡來。清流多以南方人為多,倒不是地域區別真那麼大,只是自從鹹同中興之後,朝廷一直維持著地中樞南北平衡早就沒了,當權地多是北人,失意的官兒們,更容易變成清流,反正發牢騷簡單。
於是乎,這個南方口味地茶樓,倒也成了京城清流們一個聚會的小小地點。
今兒聚在這裡的人也不是太多,光緒上臺,帝黨總算分了一些位置。剩下一些黑到家的,才到了這裡,給一個衣衫蕭然的老頭子送行。
這老頭子就是兩代帝師翁同了,他清癯了許多,一身竹布夾衫,端坐當間兒,慢慢的吃著燙乾絲,周圍送行的京官不住敬茶,他也只是淡淡點頭。門口守著的差役不斷探頭進來看。卻被那些官兒老大不耐煩的擺手朝外趕,差役們也不敢得罪,只是陪笑。
皇上現在又拿了點兒權了。翁同可是帝師,誰能擔保老頭子哪天不翻身過來?說是押解回籍,可是這趟差使是伺候老太爺地。賠錢的黑差使,也算倒黴。
屋子裡面的京官們說了一陣善頌善禱地話,無非就是老爺子起復是指顧間的事情,這次就當回去休息一下了,未嘗不是福氣。翁同也只是不置可否的聽著,沒什麼回應。吉利話兒說了一陣也就沒趣了。到了後來,自然而然地就發起了牢騷。
“說是這次南北要相衡,結果還是一場空!文廷式文大人他們為什麼不大用?就選了一些平時首鼠兩端的傢伙,給了點閒曹的位置,咱們就算打發了?”
“皇上能回來,那不錯了…………慢慢兒熬吧…………現在外面還在打仗,頤和園又唱起大戲來了!”
“翁老師,這個家還得你來當!皇上是聖君。可是沒人輔佐不成。咱們一起使勁兒,總要讓老師儘早起復,這天下,還得老師輔佐聖君來經緯!”
聽到這裡,翁同放下了筷子,淡淡了掃了在座京官們一眼,他微微一笑:“大家的好意心領。這次老頭子回家。是再不打算出山了…………”
京官們正準備說話表示反對,翁同卻伸手擋住了他們話頭:“能歸葬首丘。老頭子還不知足?”
一個一臉道學模樣的京官兒站了起來,肅然行禮:“老師,此話學生萬萬不能苟同!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老師身為兩代帝師,聖君又如此懸顧?國朝深仁厚澤,老師豈能不報?學生以為……”
翁同笑著點頭:“好啦好啦!這些話兒,我比你熟。我也要走了,奉勸諸位一句,也別爭什麼了,老頭子回去也不全閒著,得給皇上推薦一些大才,指望諸位,都不行!”
他笑得隨和,但語氣堅決,讓當下京官們全都愣住。誰也不敢在翁同面前發作,卻又不知道說什麼才好。翁同負手站起,看也不看他們一眼:“國朝要變,才撐得下去。關在頤和園的時候兒,午夜靜思,竟然是一身冷汗!這場戰事,誰最得利?不是我們,也不是園子裡面兒地,我們大清,竟然在生死之間轉了一個圈出來!這次的劫數過了,下次呢?國朝再不變,可沒有下一次了…………可是怎麼變,咱們不知道…………有人知道。現在最負天下之望的,一文一武,武的是誰,大夥兒心知肚明。朝廷也絕不可能信重他的……文的,卻是咱們大清最後的期望!”
那道學模樣的官兒還有些不服氣,站起來行禮:“老師,不知道這班班大才,到底是何方神聖?”
翁同一笑:“除了譚復生,還能有誰?”
底下頓時大譁:“他不是和徐一凡一體麼?”
這些京官都是宦海沉浮過地,誰不知道當前朝廷所思所想。光緒復位,還不是為了壓制徐一凡?帝后兩黨算是鬥得兩敗俱傷了,都有一位大老解職出京。現在算是大家就這樣了,可是換一個體制外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