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記錄,冬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器械不計其數。
高麗聞高延壽十五萬大軍一朝煙消雲散,舉國震駭,不久黃城、銀城皆自拔遁走,數百里無人煙。太宗令將作造《破陣圖》,命中書侍郎許敬宗為文勒石以紀其功,將所幸山命名為駐蹕山。太宗沒忘了當先衝陣的白袍小將,命人召來。原來這個未敘姓名,先寫忠勇的人名薛仁貴,乃名將薛安都六世孫。少貧賤,以種田為業。將改葬其先,妻柳氏說:“夫有高世之才,要須遇伏乃發。今天子自徵遼東,求猛將,此難得之時,君盍圖功名以自顯?富貴還鄉,葬未晚。”薛仁貴聽從妻子的勸說,往見將軍張士貴,以自編戶應募。
太宗非常欣賞薛仁貴的軍事才能,召見後,即賜馬兩匹,絹四十匹,生口十人,並破格提拔為右領軍中郎將。太宗還對薛仁貴說:“朕舊將並老,難於行軍佈陣,不堪閫外之寄,每思欲拔擢驍雄,但未得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薛仁貴叩頭謝恩,發誓效忠朝廷,後果在高宗一朝,立下赫赫戰功,成為當世名將。
降服高延壽、高惠真後,李祐下令大軍齊聚,圍攻安市。安市城險兵精,李祐先投三萬人搭雲梯登城,試敵深淺,安市人早有準備,滾木礌石,潑雨般地打下,李祐只好命令部隊暫且撤下。
李祐陪太宗站在一個高坡之上,瞭望敵城,籌劃攻城方案。安市人望見黃羅傘蓋,知御駕在此,便聚集城頭,大聲鼓譟,太宗以為安市人罵他,勃然大怒,把手中御鞭一折兩斷,恨恨地說:
“東鄙跳梁小賊,敢對朕無禮!”
李祐彎腰奏道:“請陛下準於克城之日,將城中男女盡俘之!”
太宗點頭認可,並傳令三軍,務必盡力,拿下安市。但安市人聽說李祐要盡俘安市人,守城愈固,城中男女老少一齊上陣,抵禦唐軍。李祐揮兵連攻三日,均徒勞無功。時高延壽、高惠真已分別被任命為鴻臚卿、司農卿。兩人知安市急切難打,因向太宗奏道:“奴既委身大國、不敢不竭誠獻悃,願天子大功早成。安市城堅兵勇,顧惜其家,人自為戰,未易猝拔。烏骨城傉薩、老耄無用,若王師朝臨,城可立克。此外當道小城,則不戰自克,然後因糧進兵,長驅直入,平壤必不可守!”
群臣一聽,也覺此主意甚妙,紛紛贊同道:
“此主意可行。張亮兵在沙城,召之,一夜可至。乘高麗惶懼,合力拔烏骨城,渡鴨綠水,可一舉拿下平壤。”
太宗正在沉吟間,長孫無忌站出來,揮手錶示不贊同,說:“天子親征,與別將不同,總須計出萬全,不宜行險僥倖。今建安、安市兩城,兵猶有十萬,若我軍進攻烏骨城,敵躡我後路,豈不棘手?依我之見,不如先取安市、建安,而後長驅而進,奪取平壤,方是萬全之策。”
太宗尊貴,已為皇帝,終不似當初為將的時候,為了求穩,便依允了長孫無忌的建議。
十餘萬唐兵分為幾撥,輪番作戰,日夜攻打安市不停。白天炮車飛石,猶如雨下,打壞安市城堞無數次,但安市人連夜搶修,至天明時平好如初。唐軍始終佔不得一點便宜。
安市久攻不下,太宗難以成眠,夜深了還在御帳中苦思攻城之法,這時,安市城中傳來豬狗亂叫聲,聲音在夜裡非常清晰。太宗當即披掛而起,率一千禁衛兵衝向城下。李祐聞皇帝深夜馳往前沿陣地,來不及披掛,即穿中衣催馬趕來。此時太宗已到城下,命禁衛兵嚴加警戒,並做好戰鬥準備,而後對李祐說:
“圍城日久,城中煙火漸稀,晚間雞狗聲喧,定是饗土,敵必出城襲我,應嚴兵戒備!”
話音剛落,就見前面黑乎乎的城牆上,有許多更黑的黑影縋城而下,悄悄向唐軍陣地運動。太宗命禁衛兵埋伏不動,待敵近前時,一舉殲滅之。黑影已到跟前,太宗大喝一聲,一馬當先,衝了出去,慌得李祐催馬緊緊跟隨,前後左右瞭望,以保太宗。禁衛兵見聖上親戰,也都拼命地衝了過去,擊殺偷襲的高麗兵。太宗馬快,衝入敵兵中間,還未施展刀法,即一個趔趄,險些從馬上栽下來,李祐眼見一支箭鏃在皇上背上顫動,大驚失色,知皇上受傷,急令隨從侍衛將皇上擁了下去。戰鬥很快就結束了,幾百名偷襲的高麗兵無一漏網。太宗背部箭傷似無大礙,敷一些御製金創藥後,太宗已感覺活動自如,群臣自是虛驚一場,紛紛上諫,不讓皇上再臨前沿。
安市城堅兵勇,衝車炮石、雲梯皆奈何不得。太宗和諸將商議後,只得採用土辦法,發士卒築土山,從山頂上臨安市城,以便進攻。平地裡起一座山,高過城牆,工程極為浩大。江夏王李道宗指揮士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