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部分,毛澤東與蔣介石,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表宣言,昭示世人。毛澤東派出了博古、葉劍英去南京,完成這最後一步棋。蔣介石則派出了與博古地位相當的康澤。於是,“康澤—博古”新一輪國共談判在南京舉行。

眾所周知,博古原是中共中央總負責,毛澤東的黨內對手。遵義會議批判了博古,毛澤東取而代之。由於博古承認了錯誤,得到毛澤東的信任。博古帶去了《中國共產黨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據毛澤東稱:“宣言是三月四日起草的。五月十五日交付的。”毛澤東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致周恩來電報。這一宣言曾被蔣介石扔進廢紙簍。如今,這從蔣介石的廢紙簍裡撿回來的宣言,重新放到了談判桌上。康澤剛在談判桌上坐了下來,便轉達了蔣介石對宣言的意見:“你們這個宣言稿,如果只是前面的那一段,只是表示共赴國難的意見,那多好!後面說的一大堆政治主張是多餘的。”原來,蔣介石對毛澤東在宣言裡所寫的“一大堆政治主張”非常頭痛。毛澤東則堅持要把那一大堆政治主張放上去。於是,雙方又要進行一番切磋。內中包括對於用詞的切磋。比如,蔣介石要把中共起草的檔案中的“國民黨”改為“政府”,中共則堅持用“國民黨”。蔣介石說:“這兩個詞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都是可以用的。”

博古則順著蔣介石的話,來了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