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毛澤東與蔣介石,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部分:並肩抗日毛澤東再度成為“遊擊專家”
當蔣介石在上海與日軍展開“正面的正規戰”的時候,毛澤東如他自己所言,“擔任敵後的游擊戰”。毛澤東可以說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游擊戰專家。他在井岡山上打游擊,打得蔣介石焦頭爛額。他的那游擊戰十六字訣,被世界軍事專家們奉為游擊戰經典:“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眼下,這位從未進過軍事學院大門的遊擊專家,把槍口掉向日軍,又打起神出鬼沒的游擊戰來。毛澤東可謂“文人武將”,他一生幾乎從不佩槍,卻筆不離手。在延安鳳凰山下的窯洞裡,他寫下了《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成為他關於游擊戰爭的又一理論力作。
毛澤東以為中國是一個“大而弱”的國家,日本是一個“小而強”的國家。如今,“小而強”進攻“大而弱”,中國只能採取“又廣大又持久的游擊戰爭”:中國之弱,決定了它不能跟日本硬拼;中國之大,又為游擊戰爭提供了廣闊迴旋的餘地。毛澤東有聲有色地在他的論文中論述抗日遊擊戰略,曰: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
這一論文,不時閃耀著這位詩人的睿智:“游擊戰爭是一般地用襲擊的形式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