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部分,北史,僻處自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冊功,不忍廢放,陰敕官屬不得白事於譯。譯猶坐�事,無所關預,懼,頓首求解職。隋文寬喻之,接以恩禮。及帝受禪,譯以上柱國歸第。賞賜豐厚,進子元璹成皋郡公,元珣永安男,追贈其父及亡兄二人併為刺史。

譯自以被疏,陰呼道士章醮,以祈福助。其婢奏譯厭蠱左道。帝謂譯曰:“我不負公,此何意也?”譯無以對。譯又與母別居,為憲司所劾,由是除名。下詔雲:“譯嘉謀良策,寂爾無聞;鬻獄賣官,沸騰盈耳。若留之於世,在人為不道之臣;戮之於朝,入地為不孝之鬼。有累幽顯,無以置之。宜賜以《孝經》,令其熟讀,仍遣與母共居。”

未幾,詔譯參撰律令。復授開府、隆州刺史。請還療疾,有詔徵之,見於醴泉宮,賜宴甚歡。因謂譯曰:“貶退已久,情相矜愍。”於是顧謂侍臣曰:“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念此,何日忘之。”譯因奉觴上壽。帝令內史李德林立作詔書,復爵沛國公,位上柱國。高熲戲謂譯曰:“筆幹。”答曰:“出為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上大笑。未幾,詔譯參議樂事。譯以周代七聲廢缺,自大隋受命,禮樂宜新。更修七始之義,名曰《樂府聲調》,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