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北史,僻處自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令。癸亥,靺鞨遣使朝貢。癸酉,以華山王凝為太傅。八月辛卯,行幸晉陽。九月乙巳,立皇子恆為皇太子。冬十月辛巳,以司空、廣寧王孝珩為司徒,以上洛王思宗為司空,封蕭莊為梁王。戊子,曲降幷州死罪已下囚。己丑,復改威宗景烈皇帝諡號為顯祖文宣皇帝。十二月丁亥,車駕至自晉陽。詔左丞相斛律光出晉州道,修城戍。
二年春正月丁巳,詔兼散騎常侍劉環俊使於陳。戊寅,以百濟王餘昌為使持節、都督、東青州刺史。二月壬寅,以錄尚書事、蘭陵王長恭為太尉,並省錄尚書事趙彥深為司空,尚書令和士開為錄尚書事,左僕射徐之才為尚書令,右僕射唐邕為左僕射,吏部尚書馮子琮為右僕射。夏四月壬午,以大司馬、琅邪王儼為太保。甲午,陳遣使連和,謀伐周,朝議弗許。六月,段韶攻周汾州克之,獲刺史楊敷。秋七月庚午,太保、琅邪王儼矯詔殺錄尚書事和士開於南臺,即日誅領軍大將軍庫狄伏連、書侍御史王子宣等,尚書右僕射馮子琮賜死殿中。八月己亥,行幸晉陽。九月辛亥,以太師、任城王湝為太宰,馮翊王潤為太師。己未,左丞相、平原王段韶薨。戊午,曲降幷州界內死罪已下,各有差。庚午,殺太保、琅邪王儼。壬申,陳人來聘。冬十月,罷京畿府入領軍府。己亥,車駕至自晉陽。十一月庚戍,詔侍中赫連子悅使於周。丙寅,以徐州行臺、廣寧王孝珩為錄尚書事。庚午,以錄尚書事、廣寧王孝珩為司徒。癸酉,以右丞相斛律光為左丞相。
三年春正月己巳,祀南郊。辛亥,追贈故琅邪王儼為楚帝。二月己卯,以衛菩薩為太尉。辛巳,以並省吏部尚書高元海為尚書右僕射。庚寅,以左僕射唐邕為尚書令,侍中祖珽為左僕射。是月,敕撰《玄州苑御覽》,後改名《聖壽堂御覽》。三月辛酉,詔文武官五品已上,各舉一人。是月,周誅冢宰宇文護。夏四月,周人來聘。秋七月戊辰,誅左丞相、咸陽王斛律光,及其弟幽州行臺、荊山公豐樂。八月庚寅,廢皇后斛律氏為庶人。以太宰、任城王湝為右丞相,太師、馮翊王潤為太尉,蘭陵王長恭為大司馬,廣寧王孝珩為大將軍,安德王廷宗為司徒。使領軍封輔相聘於周。戊子,拜右昭儀胡氏為皇后。己丑,以司州牧、北平王仁堅為尚書令,特進許季良為左僕射,彭城王寶德為右僕射。癸巳,行幸晉陽。是月,《聖壽堂御覽》成,敕付史閣。後改為《修文殿御覽》。九月,陳人來聘。冬十月,降死罪已下囚。甲午,拜弘德夫人穆氏為左皇后,大赦。十二月辛丑,廢皇后胡氏為庶人。是歲,新羅、百濟、勿吉、突厥並遣使朝貢。於周為建德元年。
四年春正月戊寅,以並省尚書令高阿那肱為錄尚書事。庚辰,詔兼散騎常侍崔象使於陳。是月,鄴都、幷州並有狐媚,多截人發。二月乙巳,拜左皇后穆氏為皇后。丙午,置文林館。乙卯,以尚書令、北平王仁堅為錄尚書事。丁巳,行幸晉陽。是月,周人來聘。三月辛未,盜入信州,殺刺史和士休,南兗州刺史鮮于世榮討之。庚辰,車駕至晉陽。夏四月戊午,以大司馬、蘭陵王長恭為太保,大將軍、定州刺史、南陽王綽為大司馬,大司馬、太尉衛菩薩為大將軍,司徒、安德王延宗為太尉,司空、武興王普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宜陽王趙彥深為司空。癸丑,祈皇祠。壇壝蕝之內忽有車軌之轍,案驗,傍無人跡,不知車所從來。乙卯,詔以為大慶,班告天下。己未,周人來聘。五月丙子,詔史官更撰《魏書》。癸巳,以領軍穆提婆為尚書左僕射,以侍中、中書監段孝言為右僕射。是月,開府儀同三司尉破胡、長孫洪略等與陳將吳明徹戰於呂梁南。大敗,破胡走以免,洪略戰歿。遂陷秦、涇二州。明徹進陷和、合二州。是月,殺太保、蘭陵王長恭。六月,明徹進軍圍壽陽。壬子,幸南苑,從官暍死者六十人。以錄尚書事高阿那肱為司徒。丙辰,詔開府王師羅使於周。秋九月,校獵於鄴東。冬十月,陳將吳明徹陷壽陽。辛丑,殺侍中崔季舒、張雕唐、散騎常侍劉逖、封孝琰、黃門侍郎裴澤、郭遵。癸卯,行幸晉陽。十二月戊寅,以司徒高阿那肱為右丞相。是歲,高麗、靺鞨並遣使朝貢,突厥使求婚。
五年春正月乙丑,置左右娥英各一人。二月乙未,車駕至自晉陽。朔州行臺、南安王思好反。辛丑,行幸晉陽。尚書令唐邕等大破思好,投火死,焚其屍,並其妻李氏。丁未,車駕至自晉陽。甲寅,以尚書令唐邕為錄尚書事。夏五月,大旱,晉陽得死魃,長二尺,面頂各二目。帝聞之,使刻木為其形以獻。庚申,大赦。丁亥,陳人寇淮北。秋八月癸卯,行幸晉陽。甲辰,以高勱為尚書右僕射。是歲,殺南陽王綽。
六年春三月乙亥,車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