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北史,僻處自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冤獄,掩胔埋骼,振窮恤寡。三月甲辰,澍雨大洽。夏五月戊戌,以司空、任城王澄為司徒,京兆王繼為司空。秋八月乙未,御史中尉、東平王匡坐事削除官爵。九月庚寅,皇太后幸嵩高山。癸巳,還宮。冬十二月癸丑,司徒、任城王澄薨。庚申,大赦。詔除淫祀,焚諸雜神。是歲,吐谷渾、宕昌、嚈噠等國並遣使朝貢。
正光元年春正月乙亥朔,日有蝕之。夏四月丙辰,詔尚書長孫承業巡撫北蕃,觀察風俗。五月辛巳,以炎旱故,詔八坐鞫見囚,申枉濫。秋七月丙子,侍中元叉、中常侍劉騰奉帝幸前殿,矯皇太后詔,歸政遜位。乃幽皇太后北宮,殺太傅、清河王懌,總勒禁旅,決事殿中。辛卯,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內外百官進位一等。八月甲寅,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舉兵欲誅騰。不果,見殺。九月壬辰,蠕蠕主阿那瑰來奔。戊戌,以太師、高陽王雍為丞相。冬十月乙卯,以儀同三司、汝南王悅為太尉。十一月己亥,封阿那瑰為朔方郡公、蠕蠕王。十二月壬子,詔送蠕蠕王阿那瑰歸北。辛酉,以司空、京兆王繼為司徒。
二年春正月,南秦州氐反。二月,車駕幸國子學,講《孝經》。三月庚午,幸國子學,祠孔子,以顏回配。甲午,右衛將軍奚康生於禁中將殺元叉,不果,為叉所害。以儀同三司劉騰為司空。夏四月庚子,進司徒、京兆王繼位太保。壬寅,以儀同三司崔光為司徒。五月丁酉朔,日有蝕之。秋七月己丑,以旱故,詔有司修案舊典,祗行六事。八月己巳,蠕蠕後主鬱久閭侯匿代來奔懷朔鎮。十二月甲戌,詔司徒崔光、安豐王延明等議定服章。庚辰,以東益、南秦州氐反,詔河間王琛討之,失利。是歲,烏萇、居密、波斯、高昌、勿吉、伏羅、高車等國並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辛亥,耕籍田。夏四月庚辰,以高車國主覆羅伊匐為鎮西將軍、西海郡公、高車國王。五月壬辰朔,日有蝕之。六月己巳,以旱故,詔分遣有司馳祈嶽瀆及諸山川百神能興雲雨者。命理冤獄,止土功,減膳徹懸,禁止屠殺。冬十一月己丑朔,日有蝕之。己巳,祀圓丘。丙午,詔班歷,大赦。十二月癸酉,以太保、京兆王繼為太傅,司徒崔光為太保。是歲,波斯、不溪、龜茲、吐谷渾並遣使朝貢。
四年春二月壬申,追封故咸陽王禧為敷城王,京兆王愉為臨洮王,清河王懌為范陽王,以禮加葬。丁丑,河間王琛、章武王融並以貪汙削爵除名。己卯,蠕蠕主阿那瑰率眾犯塞。遣尚書左丞元孚為北道行臺,持節喻之。蠕蠕後主鬱久閭侯匿代來朝。司空劉騰薨。夏四月,阿那瑰執元孚北遁。秋八月癸未,追復故范陽王懌為河間王。九月丁酉,詔太尉、汝南王悅入居門下,與丞相、高陽王雍參決尚書奏事。冬十一月癸未朔,日有蝕之。丙申,趙郡王謐薨。丁酉,太保崔光薨。十二月,以太尉、汝南王悅為太保。徐州刺史、北海王顥坐貪汙,削爵除官。是歲,宕昌、庫莫奚國並遣使朝貢。
五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三月,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反,聚眾殺鎮將,號真王元年。夏四月,高平酋長鬍琛反,自稱高平王,攻鎮以應拔陵。別將盧祖遷擊破之。五月,都督北征諸軍事、臨淮王彧攻討,敗於五原,削除官爵。壬申,詔尚書令李崇為大都督,率廣陽王淵等北討。六月,秦州城人莫折大提據城反,自稱秦王,殺刺史李彥。大提尋死,子念生代立,僭稱天子,年號天建,置立百官。丁酉,大赦。秋七月戊午,復河間王琛、臨淮王彧本封。是月,涼州幢帥於菩提、呼延雄執刺史宋潁,據州反。念生遣其兄高陽王天生下隴東寇。八月甲午,雍州刺史元志西討,大敗於隴東,退守岐州。丙申,詔諸州鎮軍元非犯配者,悉免為編戶。改鎮為州,依舊立稱。九月壬申,詔尚書左僕射、齊王蕭寶夤為西道行臺、大都督。復撫軍、北海王顥官爵,為都督。並率諸將西討。乙亥,帝幸明堂,餞寶夤等。吐谷渾主伏連籌遣兵討涼州。於菩提走,追斬之。城人趙天安復推宋潁為刺史。冬十月,營州城人劉安定、就德興據城反,執刺史李仲遵。城人王惡兒斬安定以降。德興東走,自號燕王。十二月,詔太傅、京兆王繼為太師、大將軍,率諸將西討。汾州正平、平陽胡叛逆,詔復徵東將軍、章武王融封爵,為大都督,率眾討之。莫折念生遣兵攻涼州,城人趙天安復執刺史以應之。是歲,嚈噠、契丹、地豆乾、庫莫奚等國並遣使朝貢。
孝昌元年春正月庚申,徐州刺史元法僧據城反,自稱宋王,年號天啟。遣其子景仲歸梁。梁遣其將豫章王綜入守彭城。法僧擁其僚屬南入。詔臨淮王彧、尚書李憲為都督,安豐王延明為東道行臺,俱討徐州。癸亥,蕭寶夤及徵西將軍崔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