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章 推演,魔徒成道,楚小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如在夢中,往前進時卻在後退,甚至連生與死的感覺也將其顛倒。
所以,那元軍大隊人馬才會如赴死一般衝入水中,因為他們以為前面是敵人,夢幻與現實、感官與實際,甚至生與死的感覺都顛倒了過來,才有那位一人能敵一軍的奇蹟。
“好一本《天水經》。”他心裡讚歎一聲,這卷經典雖然與他的幻術之道不是很契合,卻能很好的放入其中,做為幻術的補充。
而且,它還繞開了直接玩弄人心靈這一缺陷,從大道入手,去扭曲現實,達到更好的結果,對他推演幻術有極好的參考作用。
想明白這些,他再去看這卷經典,便能處處自洽,精妙無比,而不是先前那種拼湊起來的感覺了。
將這卷經典與《幻世經》結合起來參考,對他幻術之道大有裨益。
解決完這一件事,那麼就剩下最後一件事,孕育神通。
實際上,這個過程早就開始了,從他築基成功就開始了。
只是如今,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了,神通就要孕育出來,不容他再忽視了,否則,不知道會出現什麼神通。
他就坐在洞府之前,平心靜氣,觀照日月山川、星辰江河,體味四時變幻,榮枯興衰,最後萬物並生於心,映照入他神魂之中。
雖然沒有修行觀想法,但是他坐在這洞府之中,仰觀山川,俯查大河,無意中契合了觀想法的精髓,立神於心。
這個神不是什麼神通廣大的神靈,而是自身之神,自己的精神意志高度凝鍊,使任何外物都不能動搖,如有神鎮壓心靈。
當然,各式經典中觀想法凝練的神靈與其功法密切相關,有各種異處,甚至能溝通修行的大道或者祖師真靈。周元這種映照天地就沒有任何異象了,相當於白板。
不過,他並沒有刻意如此去做,而是放鬆自己,讓自己進入了難得的清淨、安寧的意境之中,無思無想、無憂無慮。
就在這種安寧祥和的定境之中,他感覺到了自己的神通所在,不是身心的任何一處,而是位於頭頂三尺之處,那裡,自己與天地外界不斷交換資訊的所在。
他將神念透入上去,就感覺到彷彿有一株幼苗,正在黑暗的泥土中不斷生長。
這種黑暗,一方面為他提供了無數營養、保護,另一方面又束縛著他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他的神念投入其中,就能感覺到,這株幼苗之中是自己出生以來所經歷的、所感覺的、喜怒哀樂,法術、功法、典籍、知識都在其中,而當這株幼苗破土而出的時候,就是他神通成型的時刻。
而且,這個時刻應該不遠了,因為他進階金丹後,也有無數感悟在澆灌這東西。
不過,雖然這神通還沒有最後成型,他卻感覺到應該是與火元旗對應的神通,因為他修行以來,用這件法寶最多,最勤反而是幻術用的不多。
但是他本身卻不喜歡這神通,雖然可能會大大增強他鬥法的能力,可是卻與之後的修行沒有太多幹系,他一不修行火行功法,二這玩意不是本命法寶,何必浪費心力在這方面?
可是,這東西要怎麼調整?
想來想去,想不到其它辦法,他乾脆靈機一動,這東西既然是以自己的經歷、感悟為主,那麼,他將這麼多年以來,他讀的書,掌握的知識灌注在其中,可不可以?
想明白這點,他就將神念抽回腦海,將腦海中那知識迷宮再度整理了一遍,最上方自然是幾卷修行經典:《辰漏經》、《太玄經》、《天水經》,這都是完整的,能修行至元神期的功法。
接著才是《幻世經》,還有他偶爾接觸的其他的一些功法,比如五行類的《焚天經》之類的東西,分門別類,一樣樣整理在那。
除了這些經典,還有他自身的經歷,他也整理了,比如在熒惑星的經歷,他就複製了出來,然後按照地理、生靈、靈物、人物、奇聞異事等羅列出來,形成一部大部頭。
他將這部書命名為《熒惑志》,類比古代的地理志、方國志這些東西。
還有,比如靈酒門的經歷,他也整理成一卷《靈酒事略》,記錄了靈酒門的歷史,自己發現的過程,靈酒的配方,釀製時的注意事項等,他甚至還將那培養靈曲的方法也詳細的記述在上面了。
當他將自己這二十多年的經歷全部凝聚成一卷卷書籍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身心通暢,彷彿自己給自己做了一個了結。
然後,他將所有書籍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了一番,不再是什麼經史子集,而是他的喜好、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