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越獄,魔徒成道,楚小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是金國治下一流民,在金為蒙兀人所滅之前,帶領數萬流民南下求一條活路,路上,逐漸練成了流民軍。
入宋後,太宗因率流民軍剿滅叛賊李全而得以升任楚州節度使,但是後來卻被投置閒散。
太宗一氣之下棄官歸隱,入武陵山脈中修道。
在此期間,得到了辰漏觀相助,在武陵山中結寨自保。
後來,蒙兀南侵,宋軍連戰連敗,丟川蜀而被圍釣魚城,絕荊湘而圍襄樊,乃至最後誘降襄樊統帥,得鄂州而朔水東來,直圍臨安。
宋末帝不戰而降,牽羊執茅,以獻其土,天下將亡於胡人之手。
此時,太宗在武陵山脈,不忍天下生靈塗炭,北出長江,同樣順流而下,在臨安郊外擊敗蒙兀人最精銳的金帳軍。
爾後北上,在蔡州再次大敗蒙兀人近百萬大軍,在紫荊關消滅投靠蒙兀人的魔道修士,乃至最後追亡逐北,將北至北冥,南到交趾,東達大海,西越流沙之間的廣大區域一統,定名為明。
太宗經二十年而退位,傳至高宗,開發交趾及以西,遼東及東北,遠航至海外,收土無數。
六十年後,高宗退位,傳至成帝,又六十年後,傳至安帝,往後又傳至惠帝、文帝、恭帝、瑾帝、孝帝、獻帝,每位皇帝都是在位六十年後退位。
至獻帝后期,朝廷財政日窘,教育崩潰,土地兼併,人民流離,天下有將崩的徵兆。
此時,獻帝之婿縷當大任,剿滅叛賊,收攏流民,安撫士人,以至於大明終有再興之兆。
而一直以來,大明皇室香火不彰,雖不是單傳,也差不多了,直到獻帝之時,竟絕嗣。
大臣尋訪多年,竟找不到繼承大統之人,因此,群臣請獻帝之女,懷瑾長公主即皇帝位,與其夫共治天下,並稱二聖,而其夫婿,便是成祖,傳到如今,已歷300年之久。
這一段歷史,聽得周元暗暗吐槽不已,太宗棄官歸隱,竟然能在武陵山區拉出一隻隊伍爭雄天下,最後不過十餘年就能連戰連勝,一統天下,開玩笑嗎?
難道太宗在武陵山中發現了高達還是時空機器,拉出來就能打,拉出來就能勝任各個關節,玩戰略遊戲嗎?
而且到了成祖時,皇室凋零到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都找不到?五百年的家族,再怎麼也有無數旁支吧,那些人呢?
這些細節,每一個能服人的。
“這些都是官修史書?”周元問道。
“大明還未亡,怎麼會修史,不過時日久遠,為防止先帝事蹟被遺忘,從成祖開始,陸陸續續在修會要,並傳出來不少,讓天下讀書人能知道先輩創業之艱辛。”
“那辰漏觀是什麼門派,還在嗎?”周元陡然想到剛才於狂人說的,太宗在武陵山脈中得到了一個門派的相助。
“野史傳說,辰漏觀原本只是武陵山中一個區區小觀,以從龍之功而陡然躍升為天下知名的大派,因為修行造化之道,所以也被稱為造化道。”
“後來,他們勾結妖師而被高宗斥退,直到成祖時,又勾結妖族,被成祖大軍所滅,如今只有一些殘餘還流落海外。”
“那太宗為什麼只稱為太宗,難道不是太祖、高祖嗎?”
“太宗以天下得來甚易,此乃天賜,而不敢稱祖,自詡為天之子,只稱太宗。”
“及至後來成祖,其實生前也只是臨朝稱制,而無稱號,乃是成祖崩後,其子孫為其上的尊號而已。”
這一番講吓來,大半天都過去了,又到了接近黃昏的時候,該吃飯了。
果然,那獄卒準時提著大桶過來發放食物了,依然是那老兩樣,毫無油水,吃得周元越吃越餓,下決心要想辦法出去,補充營養。
而那於先生,卻甚為奇異,三天才能吃到一頓飯,不過伙食不錯。
就這樣,周元吃了睡,睡了吃,閒暇時間挖挖土,不過三四天才堪堪將那三合土挖出一個小洞來,照這個進度,要挖出一個地道,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
期間,於狂人早就發現了他的動作,不過視而未見,當他在玩而已。
這一日,他正在閉目靜修,突然聽到一陣悉悉索索的動靜,然後是什麼東西在咬著什麼,嘎嘣嘎嘣的。
睜開眼往聲音傳來的地方望去,只見那裡趴著一個拳頭大小的黑影,在啃食著地面的雞骨頭。
這些雞骨頭丟在這已經有好幾天了,幸虧上面的肉都被周元舔完了才沒有發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