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 沿途所見,世家子,清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定然不願用他。最大的可能,應該是任御史大夫的徐季陵。”
“姓徐?這是阿婆娘家的人?”
“不過是同姓罷了,徐季陵並未非士族。”顧玄搖頭,言辭間對徐季陵極為讚賞,“這人雖出身寒門,卻熟讀經史子集,乃當世大儒,品性高潔,隱居山林,乃是一大名士。當年先皇費盡心思才將他請出山,只可惜入朝沒多久先皇便薨逝了,他又被牽連進儲君之爭中,雖然無辜,但也讓陛下心裡不痛快,就這麼被陛下冷落了下來。”
顧淮之最喜歡聽這些朝堂秘事,反正要是不出意外的話,他以後肯定也是要混官場的,當然要提前做功課,有個丞相祖父在,各種彎彎繞繞都能摸得透透的。
顧玄也有意培養顧淮之的政治敏感度。這玩意兒說起來玄得很,就跟後世人民群眾看新聞聯播似的,普通人就是單純地看點訊息,悟性高的就能領會出其中深意,還能悟出一套詞語解讀模式,再天才一點的,甚至能揣測出國家接下來的大勢趨向。真的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種解讀,彷彿看的不是同一個新聞。其實這種東西也是能培養出來的,哪怕顧淮之還是個三頭身的小豆丁,顧玄也沒隨便說點東西搪塞他,反而仔細地同顧淮之解釋了箇中緣由,打定主意對顧淮之言傳身教,爭取為顧氏培養出下一個丞相。
顧淮之這才知道,興朝建國還不到五十年,現在龍椅上坐著的那個,是第三代帝王。當年開國太.祖起兵反了前朝,登基不到十年就掛了。先帝好一點,在位二十四年,奈何剛開始還算靠譜,後頭就變成了敗家子。而後當今上位,繼續時不時抽風騷操作,搞的朝臣心塞無比。
至於當今和徐季陵的舊怨,在於當初徐季陵剛入朝時還不大懂得官場黑暗,被人坑了一把,罵了個寵妾滅妻的糊塗蟲,說他嫡庶不分,寵婢生子而賤嫡出,罔顧禮法,人人唾之。
這話本來也沒罵錯,只是被當初還是皇子的當今聽了個正著。這就有點尷尬了,因為嚴格說來,當今也是婢生子。
現如今的太后,早年就是林皇后的梳頭宮女。因姿色好被先皇看中得了寵幸,又僥倖生下皇子,然後一路開掛,先皇生了七個葫蘆娃,四個有世家血脈的皇子全死了個乾淨,剩下的三個中,大臣們挑挑揀揀,最終選了當今,太后也隨即地位高漲,飛昇成太后。
聽到這裡,顧淮之瞬間明白了為什麼顧玄這麼肯定皇帝不會選林廷尉當丞相了。估計這對母子聽到林這個姓心裡都不舒坦吧,這時候升他當丞相,太后本來沒病都能膈應出心梗。
顧玄笑眯眯地摸了摸顧淮之的頭,臉上再次露出滿意之色。
相比起顧玄的愜意自在,皇帝最近真是滿頭包。御史們也不是瞎彈劾,本來混官場的,多多少少都有點小辮子,但承恩公府乍一飛昇,吃相極為難看。以往看在太后和皇帝的面子上,大家也就忍了。現在?不好意思,大夥兒最近見著李家人就犯惡心,只想把他們送回老家。
人證俱全,皇帝想偏袒都偏袒不了,只能把這幫表哥表弟全都炒魷魚,承恩公府被炒的只剩一個爵位了。太后這回是真氣病了,偏偏大臣們眼神賊利索,一見太后這陣仗,立即指責承恩公府照顧不力,理應削爵。
大臣們擰成一股繩,齊刷刷對著承恩公府開炮,威力簡直巨大無比。太后嚇得連病都不敢病了,強撐著說自己沒事,就怕被人揪住了話柄削了承恩公的爵。
顧淮之聽到這個訊息後笑得直打嗝,當初太后哼哼唧唧裝病,出賤招威脅朝臣。現在被朝臣教做人,真病了反而不敢再作。
真是現世報來得快。
至於死於流矢的李吉?死都死了,誰還有心思管他?看在太后真病了的份上,降承恩公府為侯府,草草葬了他便是。哦,還要再罰二十萬兩銀子,用來安撫受災百姓。
承恩公……不對,現在的承恩侯簡直要哭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