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部分,愈放下愈快樂,絢爛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格較高的全國高校學術期刊研討會。他的出現又帶給了我一份驚喜。原來,他早已離開先前的那家少兒期刊社。為了趁著年輕多學點知識,他自費在武漢大學進修了一年,學成後又進了廣東的一家學術期刊社。因為工作努力,勤於鑽研,目前他已成為那家期刊的編輯骨幹。而且,他撰寫的學術論文還經常獲獎。從一個高考落榜者,到少兒期刊的優秀編輯;從一個普通的編輯,到大型學術期刊的編輯骨幹;從一般的文學創作,到高水準的學術研究,他走過了多少水窪泥濘,穿越了多少艱難坎坷,付出了多少血淚辛酸,只有他自己的心最清楚。
朋友的事蹟雄辯地證明,再坎坷的路,只要咬著牙去走,還是能夠走通的。坎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面對坎坷時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戰勝它。
山澗中的溪水,在繞過千丘萬壑之後,迎接它的是大河的跳躍奔騰,是大海的壯闊美麗。人生也一樣,坎坷的後面,往往就是迷人的勝境。人生沒有回頭路,進退並不由你,是成,是敗,關鍵看你能否順利地走過坎坷。
把一個簡單的動作練到出神入化,就是絕招;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
04絕招與絕活
在武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一般都有絕招。
不過,說到絕招,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降龍十八掌”、“佛山無影腳”等經過藝術加工的奇招怪招。而實際上,武術中的絕招並沒有那麼神乎其神,甚至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招式,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
前兩年看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很多優秀的運動員都有自己的招牌動作,如柳海龍的“柳腿劈掛”、苑玉寶的“苑邊腿”,以及鄭玉蒿的“轉身後擺腿”,在我看來,這就是他們各自的絕招,總能在關鍵時刻幫助他們克敵制勝。而這些動作,都很簡單,一般的運動員都能做。為什麼這些別的運動員都能做的簡單動作,在他們那裡就成了絕招呢?就因為他們把那個簡單的動作練“絕”了!
與絕招一樣,世上許多賴以謀生的絕活,看似神奇,實則簡單。捏泥人,我們小時候都玩過,而馮驥才筆下的“泥人張”,卻把泥人捏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於是,捏泥人就成了他的一個絕活。做剪刀的手藝人很多,有一個叫張小泉的人,精益求精,做的剪刀經久耐用,“張小泉”牌的剪刀便行銷天下,於是,做剪刀這套原本並不複雜的工藝,就成了張小泉足以受用一生的絕活。中國人會說英語的人不少,李陽卻獨闢蹊徑,讓學習英語變得“瘋狂”起來,於是,“瘋狂英語”就成為他的一手絕活。從這些事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絕活原本不絕,精益求精便成了絕活。
人的一生,要想出類拔萃,就必須有絕招,有絕活。但千萬不要好高騖遠,不要想入非非。“降龍十八掌”、“佛山無影腳”是沒有的。我很欣賞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的一句名言:“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要一味地羨慕人家的絕活與絕招,透過恆久的努力,你也完全可以擁有。因為,把一個簡單的動作練到出神入化,就是絕招;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
奔跑,不單是一種簡單的行走方式,更是一種勢不可擋的生命狀態。
05奔跑人生
我是一個奔跑者,我喜歡奔跑。
在鄉下長大的我,很小的時候,就赤腳在山坡上奔跑,在田野裡奔跑,在小河邊奔跑,在風中奔跑,在雨中奔跑,在太陽下奔跑,在月光下奔跑。不只是我,幾乎所有的鄉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奔跑的習慣。我們缺吃少穿,但我們有的是力氣,不管什麼時候,很少有人慢悠悠在路上走的。即使放學了,我們也要奔跑著趕回家,放牛、拔草、煮飯,家裡總有一份活兒在等著我們。
記得讀初中的時候,我住校了,但我還常常跑回家吃午飯。從學校到我家,只隔著一條河和數十畝水田,直線距離最多兩里路,但真走起來就遠了,因為中間沒有一條筆直的路,來來回回,需要左穿右插,上躥下跳。河上沒有橋,必須跳壩,或者渡水。午飯時間一般是30分鐘。我速度很快,且每次都用電子手錶計算時間。回去10分鐘,在家吃飯10分鐘,返回10分鐘,從來都沒有遲到過。有時候在家裡住一夜,第二天清早必須趕回學校做早操,上早自習,田壟間黑黑的溼溼的不好走,我就繞一個彎兒跑大馬路。馬路上很早就有汽車跑,要是來了跟我同向而行的汽車,我就會加大“油門”,使勁地追。碰到下雨天,就會追得渾身是泥,但我才不會在乎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