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中國最佳私募基金之定價中國,打死也不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導我們會發現在金融危機下政府採取的措施,幾年以後會讓國家發生大的變化。僅僅4萬億的最佳化是不夠的,我的建議是從4萬億拿出一部分作為政府引導基金。”
任重而道遠,我們期盼這一支撐千秋大業的宏偉藍圖能夠早日變成現實。
理念篇
在中國本土創投業中,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擁有大量的成功案例,絕對是中國本土創投的老大哥。截至2009年6月,深圳創新投資集團累計投資的220多個專案中,上市企業達到了38家。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何以能夠保持如此高的投資成功率?除了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擁有豐富的政府資源外,更重要的是在10年的投資生涯中,他們摸索出來一套適合中國企業發展的成功理念。
投資依據:企業的高成長性
“被投企業的高成長性是我們投資的依據。” 靳海濤如是說。
在寫給《上海證券報》的專欄文章裡,他這樣寫道:“對我們來說,被投企業的成長空間是我們最看重的,這個企業應該有鮮明個性,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能區別於其他的競爭對手。另外,這個企業還要具備高成長性,高成長能力其實就是可持續發展能力。除此之外,這個企業在核心技術上,或者是商業模式上應有獨特優勢。如果能兼具這3點,那麼你投資的企業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上市後才會有很好的表現。如果只是資質一般的企業,遇到經營環境發生變化時,就可能有麻煩。哪怕上市,投資者也不一定買賬。”
靳海濤看好八類新興產業:一是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製造業;二是傳統產業轉型的企業;三是網際網路的應用企業;四是文化創意產業;五是連鎖服務企業;六是新型農業;七是新型能源與環保產業;八是創新了商業模式的企業。這八類新興產業的核心之處恰恰在於他們具備共同的特質——企業的高成長性。
靳海濤:中國本土創投引擎(5)
在靳海濤看來,2008年股市的一度低迷,除了國內外經濟形勢惡化等因素影響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投資者對投資標的成長性的忽略。“現在股票市場低迷的深層次原因,是投資人對舊有遊戲規則的留戀和對新遊戲規則的適應。許多投資人的行為方式、觀念還很舊,他們認為投資股票就是靠價差賺錢。但實際上,在成熟的股票市場上,投資者選擇投資物件,首先是看能否依靠企業派發股息獲得收益。如果投資者能有這樣的投資理念,就會更多地去發掘企業的內在價值,挖掘企業的成長性。”
在總結金融危機帶給行業的反思時,靳海濤指出,創業投資者應該始終堅持追求企業成長溢價,而非市場給予的溢價。“你不能想著市場有多少多少倍,你不能只考慮市場環境現在是怎麼樣的,還要盯著企業,看企業的核心能力是否突出、是不是高成長,這是投資最關鍵的一個判斷因素。”
投資戰略:“種樹”與“摘果子”之間的平衡
雖然長期以來按照創投產業的最初含義是要投資早期專案,而且投資專案的不斷前移趨勢越來越明顯,但真正意義上要讓創投企業的投資完全變成一種“雪中送炭”,對他們而言確實是一件難事,也並不符合中國創投行業目前發展階段中的特點。
“創投這個產業最初的立意是要投早期專案的,但在發展中創投基金管理人認為必須把早中晚三個投資階段結合起來,有一個合理的佈局。我們所走過的路是將早中晚三階段合理配置,投資階段不斷前移。隨著機構的成熟,早期專案所佔的比例會不斷提高。”靳海濤說,“我認為總的趨勢是投資階段不斷前移,但永遠不會出現只投早期專案的狀況,始終是在‘種樹’和‘摘果子’之間進行平衡。”
以深圳創新投資集團多年的投資實踐為例,靳海濤強調這種平衡的重要性。“目前我們大概有65%左右是投在成長期的,成熟期的投資佔到20%左右,剩下15%投在初創期。深創投在創立初期,認真研究了國外創投機構走過的路。那時就確定了以投資成長期專案為主、兼顧早晚兩頭的戰略。一路走來都是‘橄欖形’——中間大、兩頭小的戰略。在戰略實施過程中,資本市場比較火暴時,可能會加大晚期專案的投資;而在資本市場比較低迷時,對早期專案會放更多的精力。”靳海濤指出,中外創投都是覆蓋早、中、晚三個投資階段的。一個機構裡面,對不同的基金也許會有不同的市場定位,比如有些側重中後期專案,而有些側重中早期專案,但一般來講都是兼顧的。這樣一個比例,既能保證創投基金或者創投基金管理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