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拿破崙傳,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近鄰,拿破崙計劃北聯瑞典,南結土耳其,南北同時夾攻俄國,因此,他迫切期望與之結盟。與此同時,俄國為了對付法國,也對這兩國展開了積極外交。當時在瑞典掌握實權的是王儲貝爾納多特。儘管貝爾納多特曾是拿破崙的元帥,但他害怕與法國結盟會遭受英國海軍攻擊,影響海上貿易,所以,他對拿破崙的要求遲遲不予回覆。就在這時,俄國答應支援瑞典吞併挪威,而法國因為挪威是其盟國丹麥的屬國,不願讓瑞典吞併挪威。為了本國利益,貝爾納多特決定與俄國結成同盟。1812年4月5日,兩國簽訂了同盟條約,俄國由此解除了北邊的威脅。法國還想拉攏土耳其,但俄國在1812年初打敗土耳其後,主動與之媾和。再加上英國從中作梗,防止土耳其與法國結盟,結果,俄土兩國重新言歸於好了。這樣,俄國避免了在南線分兵作戰。
儘管拿破崙在爭取瑞典和土耳其的外交中,敗於亞歷山大之手,但他並未因此喪失信心。他現在已集結了50萬大軍,這比以前各次戰爭中的兵力都要多好幾倍,他相信這50萬大軍一定會打敗那個曾被他痛擊過好幾次的俄國敵人。當有人以遠離法國以及惡劣的天氣為理由勸說拿破崙放棄這次軍事冒險時,他不以為然,並自信地說:“再過三年,我就要成為全世界的主人。”
1812年4月27日,俄國要求拿破崙撤退在普魯士和西里西亞的駐軍,他斷然拒絕,並開始集中各路大軍。冒險開始了。在這場冒險中,拿破崙或成為整個歐洲的統治者,或徹底垮臺,他又一次在孤注一擲了。
5月9日早晨6點鐘,拿破崙和皇后路易莎離開巴黎,直赴前線。此時他的大軍已經分成幾路經過德意志各國,向波蘭前進,並且逐漸向維斯瓦河和涅曼河集中。1812年6月22日,拿破崙到了立陶宛,在那裡簽署了對大軍的命令:“士兵們,第二次波蘭戰爭開始了。第一次波蘭戰爭是在弗裡德蘭和提爾西特結束的。在提爾西特,俄國發誓與法國結成永久聯盟,並且發誓與英國作戰,現在,它破壞了自己的誓言。當法國的雄鷹沒有再渡萊茵河而讓我們的盟國聽憑俄國去支配的時候,俄國對自己的奇特行為竟不作任何解釋。俄國劫數難逃,它的命運應該完結了。它是否認為我們已經蛻化了?難道我們已經不是奧斯特里茨戰場上計程車兵了嗎?它讓我們選擇:恥辱或者戰爭。我們的選擇是不會引起懷疑的。所以,前進吧,渡過涅曼河,把戰爭帶到俄國領土上去。對法國軍隊來說,第二次波蘭戰爭將成為光榮的戰爭,正如第一次波蘭戰爭一樣。而我們往後締結的和約將贏得它的保證,將結束50年來俄國對歐洲事務施加妄自尊大的影響。”
求戰不得
鑑於法國兵員多、戰線長、戰區廣及補給困難,拿破崙決定採取快中求穩的方針,即在短期內殲滅俄軍主力,然後再鞏固佔領地區,來年佔領莫斯科,最終普俄媾和。法國大軍很快就開到涅曼河邊。
6月23日天剛放亮,拿破崙策馬來到涅曼河邊偵察,選擇渡河地點。傍晚,偵察完畢,拿破崙匆忙趕回營地。經過一片麥地時,一隻野兔突然從他的馬蹄間竄出,戰馬受驚,四蹄騰空,將拿破崙摔下馬來。幸好土地鬆軟,他只是臀部稍為跌傷。由於許多人對這次冒險行動心中沒底,因而變得十分迷信,他們把這一偶然事件看成是不祥之兆。貝爾蒂埃提議說:“我們最好不要渡過涅曼河,剛才摔的那一跤是個壞兆頭。”拿破崙默不作聲,臉上出現了少有的嚴肅和心事重重的樣子。但不久,他又拿剛才摔的那一跤開起玩笑了。看得出,他是在極力驅除人們臉上的不安神情。
6月24日夜晚,拿破崙大軍渡過了涅曼河。涅曼河這邊死一般的寂靜,廣闊無垠的土地上,一個人影也沒有,展現在法軍面前的是褐色的土地和枯萎的植物以及遙遠地平線上的樹林。眼前的景色使拿破崙感到有點不安,他擔心俄軍不經戰鬥就撤出立陶宛首都維爾納,放棄整個俄屬波蘭,從而誘使法軍遠離後方基地。這時,法國的間諜一個也沒送回情報,法軍對敵人的動向簡直一無所知,這更使拿破崙心情沉重。
不久,間諜送回了情報,報告了俄軍在涅曼河前線的佈置情況。當時在涅曼河前線有三支部隊,一是由巴克萊統帥的第一方面軍,約150000人,是對法作戰的主力部隊。其右翼由維特根斯泰因將軍指揮,駐防波羅的海沿岸;左翼由多赫土洛夫指揮,部署在格羅德諾市郊。司令部設在維爾納。第二支是由巴格拉吉昂統帥的第二方面軍,50000人,部署在格羅德諾——穆查維克河一線,司令部設在沃耳科威斯克。第三支是普拉托夫率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