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部分,拿破崙傳,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單獨對法媾和。同時,瑞典也正式加入了聯軍。
為了拖延時間加強軍隊,拿破崙在不正式承擔任何義務的條件下,終於同意由奧地利進行調停。1813年7月12日,俄、普、法三國全權代表應梅特涅邀請來到布拉格,進行和平談判。由於雙方均無誠意,談判毫無結果。
聯軍在休戰中得到英國的200萬英鎊的援助,並擴大了聯盟。根據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的建議,亞歷山大將莫羅將軍請來了。莫羅將軍自被拿破崙逐出法國後,一直在美國流亡。他在拿破崙手下作戰多年,非常熟悉拿破崙的作戰方法。他來到聯軍軍營後,給亞歷山大的第一個勸告就是:“不要進攻拿破崙本人所在的那部分軍隊,只去進攻元帥們。”7月19日,聯軍在萊亨巴赫會議上制定了對拿破崙作戰的新戰術:無論在何種環境之下,都不冒險單獨與拿破崙親自率領的主力交戰;若在戰場上單獨與拿破崙親自率領的主力遭遇,就應立即退卻,一直等到聯軍兵力集中之後再來作戰。
聯軍準備就緒,即於8月10日廢止停戰協定。8月11日,奧地利正式對拿破崙宣戰,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又開始了。
萊比錫戰役之二
1813年8月27日,在德累斯頓爆發了休戰後的第一場大戰。德累斯頓是法軍的重要補給基地。聯軍趁拿破崙率主力朝德累斯頓東南方的斯托爾本前進之機,以15萬人的波希米亞軍向此城壓來。此時,守禦該城的只有聖西爾軍3萬人。面對15萬人的大軍進攻,德累斯頓城處境危殆。拿破崙接到急報,率主力星夜回援,4天行程190餘公里,終於在8月26日10時抵達德累斯頓。皇帝的到來給早已悲觀絕望的守城將士帶來希望。在將士們的歡呼聲中,拿破崙開始部署一場持續三天三夜的可怕的戰役。
這天夜裡,拿破崙徹夜未眠。他一邊在室內大步走來走去,一邊口授一道道命令,直至東方發白。27日拂曉,大雨滂沱,法軍發起進攻。繆拉率騎兵進逼聯軍左側翼,縱橫奮擊。拿破崙則率主力乘勢猛攻敵軍右翼。敵人的炮火異常猛烈,年輕侍從、馬伕、副官一個個飲彈倒斃在拿破崙的周圍,拿破崙毫不畏懼,沉著冷靜地指揮軍隊向敵人發起一次又一次衝鋒。聯軍沒想到拿破崙的主力這麼快就回到德累斯頓,不免有些驚慌失措,亂了陣腳。莫羅將軍親臨戰場指揮戰鬥,不想一顆炮彈打來,炸斷了他的雙腿,不多久便一命嗚呼。傍晚,聯軍在死傷5萬人之後,被迫向魯特山脈撤退。法軍暫時取得了勝利。拿破崙渾身溼透、滿身泥漿地回到了薩克森王宮。只見雨水順著他的衣襟灌滿了他的皮靴,那頂海狸皮帽被雨水浸溼耷拉在腦袋上,甚至連腰間的皮帶也吸足了水分。薩克森國王見他這副落湯雞模樣,急忙迎上去同他擁抱,如同迎接一個死裡逃生的孩子。
28日清晨,馬爾蒙、維克托、繆拉、聖西爾四位元帥和旺達姆將軍乘勝追擊撤退的聯軍,又俘獲了幾千俄國人、普魯士人和奧國人。這時,旺達姆求功心切,孤軍前進,逐漸脫離了主力部隊。29日,旺達姆在庫爾姆三面受敵,因後援不濟,倉猝應戰失利,旺達姆及一部分軍隊被俘。敗退中的聯軍士氣為之一振。沙皇副官布杜林上校高興地說:“庫爾姆之戰把本來已經遍佈波希米亞谷地中的失望氣氛,都一掃而空,變成了萬眾歡呼的聲音。”拿破崙聽到這一報告後,只說了一句話:“對待狗急跳牆的敵人,要麼用金橋迎接他,要麼用銅牆鐵壁對付他。”
勝利之神在德累斯頓最後一次向法軍微笑後,似乎已經倦怠了,此後,法軍戰事敗績累累。麥克唐納軍東擊西里西亞軍,在卡地茲失利;北攻柏林的烏迪諾軍被貝爾納多特的北路軍擊敗,退往威丁堡。9月2日,拿破崙命內伊先率軍北進支援,代替烏迪諾指揮。自己隨後率主力北上。正在此時,布呂歇爾的西里西亞軍又乘機從包岑東方攻擊而進,法軍主力北進有後顧之憂,於是,拿破崙決定無破布呂歇爾軍,再行北上。9月5日,拿破崙率軍由德累斯頓進至包岑,布呂歇爾避其銳氣,且戰且退。拿破崙正欲追擊時,施瓦岑貝格的波希米亞軍再次襲擊德累斯頓的急報又至。9月8日,拿破崙急忙退兵,欲南進迎擊奧軍。12日,法軍主力剛回到德累斯頓,布呂歇爾軍又從東方來襲。法軍主力處於聯軍東、南兩路的襲擾之中,東奔西跑,顧此失彼,疲於應付。布呂歇爾軍窺隙向北轉進,內伊軍7萬人在德里維茲被聯軍擊敗,不可收拾。
聯軍在擊敗麥克唐納軍、旺達姆軍、烏迪諾軍和內伊軍之後,漸向萊比錫撲進,開始了著名的萊比錫大戰。
10月14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