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部分,大唐軍魂,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募兵制,朕也如此認為。募兵擴軍,乃現階段我朝的根本,!” 李世民露出得意的神情,“此議再由政事堂過會,若無異議,即詔告天下開始施行,!”接著手一揮,喝道,“退朝!”
………………………
散朝後,扶著李靖出了太極殿的李業詡心情大好,經過數年的準備,還有幾個月的整理修改計劃,募兵制的改革終於要開始了,自己所負的責也將要多起來,而按計劃,新設幾衛募集兵員的工作也將開始,又要連續的在軍營和兵部官署度過了…
………………………………………
第三卷《兵鋒》完,敬請關注第四卷《軍魂》!
第四卷 軍魂 第一章 兵制改革開始
貞觀十二年三月末。初夏。
李世民宣佈詔命,除李業詡守兵部尚書職,領兵部左侍郎職,以幷州都督李世勣為兵部尚書,並進行兵部機構和職權的變動。
暫時以兵部為大唐的最高軍事機關,掌管全國各衛軍軍籍、軍官選拔、軍訓講武、兵防、情報、武器製作、馬政、舟橋之務。
全國軍隊之徵討、鎮戍、訓練等皆聽命於兵部,遇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行軍大總管和總管,發給印信,率領調發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駐防地。
兵部設尚書一名,正三品職,左、中、右侍郎三名,左侍郎為從三品職,中、右侍郎為正四品上職。下設七個部門,一為新設的參謀司,二為兵部司,三為軍器監,四為情報司。五曰職方司,六曰駕部司,七曰庫部司。
參謀部掌全國兵馬調遣,包括兵馬的補充和屯防,更重要的是戰時進行戰事的佈置。參謀司人員組成不固定,日常由兩名郎中,兩名員外郎及四名主事處置事務,若在戰時,參謀部組成人員可包括朝中任何重要官員,也就是說,在戰時,參謀司將是戰爭的最高決策機構。這是李業詡原本計劃的統帥部或者參謀部的一個精簡機構,李世民不願再另設一個龐大的軍事機構,這是折中之舉。
兵部司掌兵馬名帳,武官階品評定及選授,全國軍隊的名錄由其登入,四品以下、郎將職以下中下級軍官的選授,皆由其負責,有郎中兩人,員外郎兩人,給事中四人。
軍器監負責軍中武器、器械等的研製、開發和生產,設大匠一名,少匠兩名,丞兩名,下設火器署、弩坊署、甲坊署、都水監等部,各有署、令若干,在長安及洛陽等設有多處作坊。所部人員為兵部中最多。
情報司掌管天下情報之事,改設郎中一人,員外郎兩人,此乃兵部中最神秘機構,官員任命、組成及運作情況皆不對公佈。
職方司掌管軍中地圖繪製及國防設施包括各地城池的建議,有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
駕部司掌管天下馬政,及驛政事務,設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
庫部司掌管軍器監所產武器的發放,有郎中一人,員外郎一人。
同時朝廷又釋出詔令,進行軍制的改革,全面推行募兵制,逐步建立以募兵所得常備軍為基礎的大唐武裝力量。
以道為基礎,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型軍衛的設定和籌建,設立衛軍和州軍,按地域,在一道內設定一個衛軍或者幾個,也可能是幾道內設定一個衛軍。衛軍為大唐主要的武裝力量。是對外征戰中主戰力量;州兵負責維持地方治安。
在衛軍建立後,各都督府的邊軍也都歸入衛軍中,衛軍的職能有些相當於後世的軍區和集團軍的結合物。
暫時保留府兵,還是由原先除左右衛的其他各衛遙領之,也作為募兵的兵源,軍中的募集的兵員在服役一定時間,退役後也編入府兵中。
待軍制改革完成後,府兵將由各州縣領之,名稱也將隨之修改。
長安及皇城的守衛任務也進行重大的變動,組建左右羽林衛,每衛各轄一萬人,從朝中五品以上官員子孫中募集,作為長安城內守衛皇宮的禁軍,負責皇帝的宿衛和儀仗任務,復召襄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為左羽林衛大將軍,郢國公宇文士及為右羽林衛大將軍。
同時籌建左右監門衛,各八千人,掌長安諸門禁衛,作為維護城內治安的力量,以夔國公劉弘基為左監門衛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為右監門衛大將軍。
軍制改革初始階段最重要的是擴充左衛、右衛,還有特衛的人數,以這三衛為京軍,平時宿衛京師,戰時為征戰的主力,其他各衛為邊軍。
以特衛軍為第一衛軍,所轄五師,番號分別為第一至第五近衛師,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