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部分,金剛經說什麼,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中間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釋,就是我們講的玉皇大帝,色界天的大梵天王等,佛經講十大王的功德,都是與佛一樣的,只差一點,就是沒有悟道。但是他的福德、善行、智慧,同佛幾乎是平等一樣的。所以研究佛經大家不要搞錯了,以我看這一節很多人都錯了。佛經重點在教育,教育眾生修一切善法,我們不要說沒有轉輪聖王那樣的福德,我們轉泥巴聖王都做不到啊!摸泥巴都沒有資格,還談什麼轉輪聖王!
說到轉輪,什麼叫轉輪啊?把一個時代歷史扭轉過來,扭轉到太平世界。能有這麼大的道德和力量,所救的豈止千萬人而已!所以說,要有與佛一樣的功德,才能為轉輪聖王。換句話說,有轉輪聖王那樣大的福報,才能夠得智慧的成就大徹大悟。我們不要以為六祖不識字而能悟道,自己因此也不要研究佛經了。我說對不起!六祖只有一個,可惜你不是六祖,你是六祖半。六祖可以不讀佛經而悟道,但是前無六祖,後無六祖,你只是六祖半,不要作此想了。
佛經告訴我們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同佛的功德一樣;換句話說,轉輪聖王是大徹大悟的肉身佛,故意人世作轉輪聖王。但是為什麼不稱他是佛呢?關於這個,我從前年輕的時候很狂妄,人家問我為什麼不出家,我就有一首詩最後兩句:“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要人。”這個世界上那麼髒,也要有人來掃地啊,清理清理,弄乾淨一點。所以轉輪聖王本身,事實上已經到達佛的境界了。
十地菩薩與轉輪聖王
我們上次講到法身非相這一品還沒有作結論,現在我們再反覆的作一個研究。中國的佛教與佛法,到了唐代禪宗的興起,提倡以金剛經為標準。金剛經同禪宗的關係,從這一品可以發現,是教授法的特別,這種教授是引導性的,啟發性的,而且是正反幾面一起來的。像第二十六品講到見佛的問題,佛問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對不對?須菩提答覆說應該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卻把他批駁了。佛說假使以三十二相來看佛,以有形象的佛來看佛的話,那麼轉輪聖王的色相和威德興佛一樣的相好莊嚴,也可以算是佛了。這是一個問題。於是須菩提就講,照這樣一說,我理解了,懂得不應該以三十二相看如來,不應該以色相來看佛。
色相看佛的事情,我們上次也討論過,學佛做工夫,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著色相的。譬如我們用功的人說,你今天氣色好,你精神很飽滿,還老返童了,這些都是著色相的觀念。因為色相不實在,色相不久長,是暫時的,只是法身本體的暫時起用,不是真實的。色相不是果,不是種性,所以用這個道理而加以說明,並且用偈子做結論,特別告誡我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個道理我們上次提到過,包括的意義很多了,凡是我們學佛的人,都要深深的思考一下。
第二個問題,這一品裡提到轉輪聖王的問題,我們上次也提到過。一般研究佛法,往往把佛法完全解釋成出世的思想;其實在佛經上再三提到轉輪聖王的功德。佛在華嚴經上也提到,只有十地的菩薩,才能轉身為轉輪聖王,才能使天下太平。轉輪聖王是曠代一人,歷史上經過上千年,或者幾百年才會出現;等於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人類社會的太平是很不容易的,必須要轉輪聖王莫大的功德,才能夠造成一個時代的太平;所以,佛再三讚歎轉輪聖王的威德。一個人要想成佛不容易,成就轉輪聖王也不容易,要許多的善行,許多的功德修成。世間法與佛的功德之間,只差了一點,就是般若智慧。轉輪聖王之所以不是佛,是因為沒有明心見性;轉輪聖王如果明心見性了,也可以成在家佛。
華嚴經裡所標榜的,好幾位帝王都是佛,本身已經悟道了。我們上次也提起過,佛經上所說十王之功德。十王的意義包括很多,佛說地獄有十王,雖然都是鬼王,但是我們還不容易當到鬼王呢!鬼王有他的功德,就是說在惡道中現身而教化眾生,也就是功德成就的菩薩境界。天人境界裡,欲界天四天王,也是功德成就才能升為天王,換句話說,在人中做一個領導,使天下太平的,都是同佛一樣的困難。其中的不同就是見地方面,也就是見道的問題。
這一品所講的是色、聲都不能見道,也就是整個金剛經上所講的不能著相。學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見得法身。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四大原則,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見得法身,所以說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都錯了。
他為什麼不說以色見如來,以音聲見如來呢?是故意把這個“如來”用作“我”嗎?這個決不是翻譯的手法。所謂明心見性,最後就是宇宙同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