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金剛經說什麼,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搞不清楚。事實上佛交代得很清楚,一切不落法相。不落法相以後,大家反而都說金剛經是說空的,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金剛經沒有任何重點是教我們觀空,金剛經都是遮法,擋住你不正確的說法,至於正確的是個什麼東西,要你自己去找。

記得金剛經開始的時候,我曾經提到過禪宗的兩個公案,一個是兒子跟父親學小偷,對不對?還有一個是坐牢的那個公案,現在再說一個禪宗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出家學佛求道,想要開悟,跟著師父幾十年。這位師父總是對他非常嚴厲,生活、行為都管得非常嚴。但是一問到佛法,師父總不肯說。這個人就像我們現在青年人學佛一樣,好像找到一位老師,馬上就有妙訣告訴他,傳你一個咒子羅,或者傳你一個方法,今天一打坐,明天就會飛了,就成佛了;自己意識中構成了這樣一個法相。這個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可是這個師父呢,問到他真正佛法時,就說:你自己參去!自己研究去!

他自己暗想,十二三歲出家,天天求佛道,搞了幾十年,這個老師嘛!是天下有名的大老師,是有道之士,跟著他卻辛苦的要命,佛法也沒有傳給他一點,心中真煩惱。有一天他想了一個辦法,帶了一把小刀上山,師父快要走這一條小路回來了,小路只能走一個人,他就站在路口等師父回來。那天下雨,山上路滑難走,他看見師父低著頭,慢慢走到了。其實他師父大概早知道這傢伙在那裡,他以為師父不知道,看到師父過來了,就一把抓住師父說:“師父啊,我告訴你,我幾十年求法,你不肯告訴我,今天我不要命了。”說著就把刀拿出來,“你再不告訴我佛法的話,師父啊,我要殺了你。”這個師父很從容,手裡還拿把雨傘,看他這個樣子,就用手一把抓住他拿刀的手說:“喂,路很窄,我要過去,你過來。”師父把他拉過來,自己就過去了。他聽到“我要過去,你過來”就忽然大徹大悟了。

我們大家參參看,“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句話他就悟道了,這個理由在什麼地方?這個就是所謂禪宗公案。現在大家很難找出答案,我說的也不是真的答案,只能打個比方給你聽:我們大家學佛最困難,心中的煩惱,身體上的感覺,坐起來腿發麻,不坐時心裡煩惱不斷;很想求到清淨,清淨永遠求不到。煩惱不斷,自己問自己怎麼辦?你自己裡面的師父一定告訴你:“我要過去,你過來!”煩惱跑過了就是清淨,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生法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那麼簡單。所以說,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條路根本是通的,煩惱即是菩提,那裡有個煩惱永遠停留在心中呢!你要是去想辦法把煩惱空掉,求個清淨,你不就是那個師父跟徒弟永遠堵在路上,走不過來了嗎?

你看人家的教育法很簡單,我要過去,你過來,也不理刀,也不理徒弟,這個徒弟就清楚了,就悟道了。可見他平常都在自生法相,都是著了一個佛的觀念,著了一個道的觀念。人生最怕是著魔,實際上,你學了佛法,學了道,把道跟佛法捆起來,你正是著魔了;著了佛魔,著了道魔,著了功夫魔,著了清淨魔。

清淨也是魔啊!所以禪宗祖師有幾句話:“起心動念是天魔”,什麼是天魔?是你的起心動念而已,你自己生的法相。“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大家注意啊!很多人都落在這個魔境,光想打起坐來什麼都不知道,以為什麼都不知道是入定,那個是不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落在五陰境界,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有時候好像很清淨,你覺得很清淨嗎?有時候又覺得心裡頭好像有一點遊絲雜念,可是也不要緊,可是也迷迷糊糊,這個就是倒起不起煩惱魔,無明之魔。說什麼走火入魔!魔從那裡來?魔完全是自心所造,沒有其它的東西。“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如此而已。

佛學把魔境分析得很清楚,禪宗的大師們是用歸納的方法,非常簡單扼要告訴你。實際上,這些心理的狀況,這些境界,都是自生法相。由此更進一步說,我們佛學越學多了,唯識研究到最後,佛經三藏十二部都學了,你越學的多,越被法相的繩子捆得緊,都是著了法相。所以在快要作結論的時候,佛告訴我們,不生法相才是最究竟。我們給它的結論偈子:

第三十一品偈頌

九霄鶴唳響無痕 泣血杜鵑落盡魂

譜到獅絃聲斷續 為誰辛苦唱荒村

這是一個感想,在座的人,要是到過西北和中國的高山,或到過青城山峨嵋山,可能會聽到白鶴的叫聲。中國文字很妙,雞叫是啼,鳥叫是鳴,虎叫是嘯,表示不同的聲音形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