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9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這些人進進出出。
後來徐廣國才明白,這都是派往朝鮮境內的探子,大明和朝鮮之間經常有些百姓行商往來,一直到戰時也沒有斷絕,正好藉助這個打探訊息。
裡面通報,徐廣國進去的時候卻看到一個朝鮮武將打扮的人走出,應該也是探子之類的人物了。
見禮的時候,看到王通的神色並不怎麼好,徐廣國也不敢問,王通只是示意他坐下,開口說道:
“懂日語……不,是倭語的人太少,懂得人在那裡也混不進去,打探來的訊息模糊的很,往往都是當不得真,你今日來有什麼事?”
“國公大人,這次下官來,還是為了糧草的積儲,現在滿打滿算,最多也就是十八日的糧草,若是大軍入朝,這日子還要打個折扣,下官真是無能,這要是延誤了戰機,這……”
說到這個話題,王通只是搖搖頭,笑著說道:
“也是千頭萬緒,有些事也沒有招呼到,渡江所用的船隻你那邊督造的怎麼樣?”
轉了話題,徐廣國連忙回答說道:
“江水開化,河面上已經沒有太多的冰凌,馬上就可以下水,不會耽誤大軍渡江。”
王通點點頭,笑著繼續說道:
“既然這鴨綠江都已經開化,海上也已經能通行了吧?”
徐廣國不同於那些死讀書計程車子,他對這些格致實務頗為明白,當下笑著回答說道:
“江水都已經開化,海上應該更早。”
王通笑了笑,靠在椅背上悠然說道:
“既然海上能夠通行,你就不必著急這糧草供應積儲的事情了。”
這話說完,徐廣國聽的雙眼一亮,開口問道:
“國公大人莫非說的是海上會運來糧食。”
看到王通點頭,徐廣國情不自禁的拍了下手,讚歎說道:
“若是如此,下官還真就是不愁了,大軍入朝,軍糧也可以送到海岸上的港口,更是便利!”
“你倒是舉一反三。”
帥帳中的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海上運糧,海船巨大裝載量不小這個不必說,而且所需要的人力不多,畜力更是不必用,比起目前的路上運輸手段來說,不知道方便了多少,更不要講朝鮮的地形更加適合。
朝鮮是個狹長的半島,大軍入朝,海船隻需要將糧食運送到海岸線的港口上,港口那邊再運送給大軍,這就要節省了許多人力畜力,消耗更是大大的減少,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以往遼鎮屯墾不利,有過缺糧的時候,當時就是山東運糧去遼東,不過遼東廣大,山東的船運力也不足,運糧的事情並不怎麼順利,可如今卻沒有這個擔心,往來於遼寧和天津衛之間的海運極為發達,呼叫船隻運糧過來,然後裝運特產回去,相信無數人會參與,按照徐廣國的推測,王通肯定已經和海上商人們做好了約定,這就更不用擔心了。
解決了這一個難題,王通沉吟了下開口說道:
“現在的情況,在這二十天內,平壤城應該最少有一個禁軍團駐守,加上宣府和遼西的兵馬,守住問題不大,不過平安道整個地方未必會很穩,所以要儘快的渡江,在鴨綠江朝鮮一側建立大營,船隻和輜重你儘快去安排!”
徐廣國連忙起身答應,本來商議糧草的事情,卻沒想到大戰這麼快就要開始,王通這麼快就要率領大軍進入朝鮮,接下來有的忙了。
正說話間,卻聽到外面一陣喧譁,有親衛在帳篷門外通報說道:
“大帥,宣府總兵李大人的車馬過來了。”
徐廣國有些詫異的望向王通,王通嘆了口氣,站起搖頭說道:
“他身受重傷,在平壤那缺醫少藥的地方怕是耽誤死了,還是安排回來治病養傷吧!”
“國公大人,李家這違背軍法之罪……”
王通沉吟了下,開口說道:
“不管怎麼說是和倭寇交戰受傷,也是忠心,我不會太為難李家一門上下。”
——
第二更,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求點推薦票,謝謝ipooo老朋友的打賞,謝謝大家!
一千一百零二
宣府、遼西這兩處的兵丁回到鴨綠江大明一側,倒也沒有什麼怯場的意思,軍令軍法是一回事,打敗了是一回事,可自家也是和倭寇真刀真槍的廝殺過,渾身染了血回來了的,多少頭一天還在那裡開玩笑,說要進漢城睡朝鮮娘們的弟兄,第二天就衝上倭寇的大炮,咱們也是爺們。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