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2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合格。
三江系統這邊想要做類似的事情,太容易被人扣上罪名了,所以要變通,找個其他的法子模糊過去。
首先這個“幣”字是不能用的,這個倒也是簡單,王通初步的打算是用“兩”這個單位,銀半兩、銀一兩、銀五兩和銀十兩,以及金二兩、金五兩和金十兩。
錢、兩、斤,這個通行的單位,不過整個大明因為省份不同、計量的物件不同,甚至使用計量的機構不同,有無數種不同規格的“兩”和“斤”,比較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內庫和戶部的國庫,雙方的計量單位就是不一樣的。
當然,誰都明白,計量單位越不明晰,當事人上下其手的機會也就越多,但王通這邊不能這麼搞,而且官方定下的金銀兌換、金銀與銅錢的兌換比率都是定死的,這也有太多鑽空子的機會。
現在因為天津衛和松江府的興旺發達,還有北地幾處商業的匯通,金銀大量的湧入大明,實際上金銀的價錢是在不斷的下跌,如果還是抱著原來的比率進行,那就是個笑話了。
王通這邊先是定下了一個統一的計量單位,然後以這個計量單位作為基礎,開始鑄幣,其他地方管不得,三江系統內先統一起來還是能做到的。
天津衛的匠坊是大明第一個使用水力機械的,這麼多年下來,許多大明的工匠也情願不情願的接受了西方那種講求數值精確,一切都有固定規格的做法,習慣了這種規矩,又在三江系統內拿到了豐富的報酬,富有聰明才智的大明工匠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立刻迸發出了創造的能量。
現在的水力機械已經比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進,不管是從結構還是細節上,葡萄牙和荷蘭的商船往來於大明和歐洲之間,有幾個商人都是因為天津衛才發家致富,他們也有個任務,就是定期將歐洲的機械以及各方面的知識帶到大明來,這麼多年下來,也有不少的歐洲工匠從歐洲過來,歐洲的各個大國都在打仗,倒是這富庶的東方有莫大的吸引力,不管是阿拉伯、天竺、南洋,都太過落後,反倒是在這大明非常先進,超過了歐洲的水平。
按照那些過來的工匠和往返的船上人員所說,如今天津衛的製造業,在技術上已經有部分比歐洲還要先進了。
也是有了這樣的技術基礎,鑄幣才可以進行,錢幣四周有凸起的邊緣,正面是“三江”兩個楷體字和大寫的錢幣幣值,後面是“忠君報國”四個小字和王通親自設計的阿拉伯數字的幣值。
這些名義上都是三江內部流通的,所以在文字上沒必要太複雜,儘可能的做到文字清晰,錢幣重量統一就是了。
金幣與金幣,銀幣與金幣自身的兌換還好說,金銀之間以及和銅錢之間的兌換,在如今這個局勢下,每月和每月之間都有不同,少不得要定下一個三江系統內的官方比價來,定時釋出。
目前天下間大宗金銀交匯的地方,無非是京津和江南兩處,天津衛和松江又是這兩處的龍頭之地。
對這兩處的比價變化知曉清楚,就能制定下來一個相對準確的兌換比率作為三江商行內的基準數。
不過,天津衛和松江府這裡相距千里,訊息的快捷傳遞的確不容易,王通對這個採用的是個笨方法,從天津衛到松江府,沿路設定三江商行的驛站,快速傳遞訊息,每隔幾十裡設定一個驛站,驛站備有馬匹,訊息就這麼站站傳遞,晝夜不停,如果路上沒什麼天災人禍的話,十天之內可以到達。
這一路上要設定多少驛站,有多少人手,養多少馬匹,人的工錢和草料,實在是個耗費巨大的事情,但現在三江系統也是家大業大,這個耗費和兌換比率帶來的損耗相比,實在是算不得什麼了。
鑄造錢幣,鑄幣的機械和場地和人員都要重新準備,大部分都要從天津衛遷來,這件事意義重大,為了保險起見,王通要把這個放在自己的身邊,就近管理。
不管怎麼看,這次的鑄幣都是一個賠錢的勾當,算起來還要貼進去不少錢,三江系統遞送下來這封信的時候,也是提到在更廣泛的範圍內發行錢票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王通還是要費力費錢的進行鑄幣。
鑄幣這件事意義巨大,以天津衛開海為發端的大明工商業爆發性發展,經濟總量已經是急速的膨脹起來,海主和倭國的私鑄銅錢已經滿足不了需求,當然,這麼講的確是諷刺的很。
王通鑄幣儘管對外是說僅僅在三江系統內部流通,為了自家的方便,可在如今這個局勢裡,他一開始做,標準重量、成色恆等、品相上架的金銀幣立刻會成為流通的貨幣之一,而且三江系統網路無處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