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6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唾寥俗鏊�種�嗟幕羆疲�餼透�獎懍耍��時鏡厝訟肜錘�憊坌��
不過這些做水手的,知道的事情也不多,漂洋過海在船上做苦工,本就是社會的底層,怎麼可能知道很多。
“……高麗那地方窮的很,能種的地都在李家和金家手裡,叫什麼文武兩班,你如果不在這兩班的家裡面,一輩子也做不上什麼大官……”
“……他那個勞什子朝鮮王過的還不如天津衛一個二等富商,在朝鮮能每頓飯吃白米的,那都是了不得富貴人家……”
“……他朝鮮的兵丁,連大明種地的軍戶都不如啊海猴子當年在仁川用了幾百手下,就跟趕羊一樣將幾千朝鮮官兵到處跑,倒是有些海上人比較能打,都是在各處假裝倭寇的,也是替海主們賣命……”
“……朝鮮重文輕武的厲害,在大明,這武人還有幾分體面在,在朝鮮一家兩兄弟,若是有人學文,有人學武,那個學文的就是在堂上讀書,那個學武的直接就是像奴僕一般……”
“……小的以往還向著漢城裡面賣些東西,和幾個當地的富人也熟,他們朝鮮的小朝廷,裡面傾軋的厲害,經常一家這個月風光,第二個月就全家抄斬,小的不少生意都是這麼賠進去的……”
“……要說朝鮮和倭寇那邊,朝鮮南邊說難聽點就是九州和西國那幫大名的糧倉,體面點用錢去買,不要臉的直接過去搶……”
各種各樣的訊息彙集了過來,王通總算明白朝鮮這地方到底是什麼狀態了,當真是國窮民弱,偏生內部又是腐朽不堪,這樣的國家實在是不堪一擊。
不過,接下來說起日本來,那地方又和朝鮮不同,王通也感覺自己開了眼界,開始做請人來問訊本來是公事,到了後來,王通發現自己對這個也是非常感興趣了。
“……倭寇要說沒見識也是沒見識,咱們大明運過去的粗陶都能賣出大價錢來,不過,他們那地方和佛郎機還有什麼荷蘭的來往頻繁,對海外的見識也是不少……”
“……都說天命,小的看,那個豐臣秀吉也算有那倭國的天命了,一步步走到這個位置,也是有大運氣的人啊!”
“……倭人那邊用的也是永樂通寶,不過,小的大膽說句話,公爺也知道那是怎麼回事吧……”
“……倭人那邊真是有錢金山銀海是個說法,可在倭人那裡,就真有這等地方,一縣大小的地方,居然就有金礦和銀礦,而且還不是一座,而且他們那裡還產銅,嘖嘖,寶貨加上銅錢,他們倒是齊全了……”
“……在公爺面前談這個也是班門弄斧,小的知道不多,但運糖、絲綢和生絲過去,這幾項是大宗暴利,然後加上倭人那邊的銀價便宜,這一上一下,更是了不得……”
“……倭人的軍隊小人倒是見過,火器這塊,炮是有的,但都是裝在城上,他們還有個稱作‘大筒’的營生,一個人兩個人抱著,點火轟打,大部分還都是鐵炮,名字說的大,實際上就是火銃,小的見得少,也不敢妄言,倭人這鐵炮似乎和公爺那火銃差不多,大小倒是不太一樣……”
“……倭人死心眼,咱們大明一動大兵,號稱七十萬,實際上十幾萬,然後能打的不過是一兩萬就不錯,倭人也喜歡號稱,不過他們若是真實十萬兵,那就是十萬戰兵,這個倒是沒什麼折扣……”
“……倭人沒什麼船,一幫連釘子都不會用的孬貨,那個什麼安宅,小的估計放在太湖上都是個菜,廖爺也也能撕了他們,還不是要靠大明的船,公爺,就是沈枉那孫子,據說他已經當上什麼肥前的奉行了……”
相對於朝鮮來說,日本這邊的資訊就豐富的太多,王通感覺到收穫不少,不過,從這些海主海商們的七嘴八舌中王通也能分析出結果,比如說,朝鮮在日本這個攻勢面前不可能支撐太長的時間。
這些訊息加上王通自己的分析,經由楊思塵整理成奏摺後,快馬去往京師,除此之外,一同出發的還有去往天津衛的快馬,在公文到達後,任何商號和商人不得和沈枉及其附屬進行貿易往來,不然以通倭論處。
現在與倭國貿易往來密切的港口也就是兩個,天津衛和松江府,大宗的貨物在這裡進出,這兩處又都是在王通的手中控制,想要斷絕很是容易。
不過信使還帶去了王通的口信,那就是對於沈枉在天津衛的手下和附庸,讓他們逃走就是,私下裡賣個人情。
這個倒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透過沈枉的這條線探查倭國的訊息,這個王通知道此事敏感,所以也在密信中知會到京師。
對於王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