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0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關宗室,那就更加敏感,地方官就算再傻,也不會傻到剋扣幾十年,並且一文錢不向下發,何況幾十年的時間,這一個地方要換多少任官員,難道各個都是這樣。

“王大人這幾日查閱卷宗,想必也看到各府報上來的數目,不說別處,大同府在六十年前,每年宗祿已經是七萬六千兩銀子,這六十年建,定額沒有變化,可宗室繁衍,要是按照額定的祿米發放,恐怕要有十九萬四千餘兩,不瞞王大人講,下官咬咬牙,在大同府也籌措的出幾成,可官吏差役的俸祿工錢發不發,城防修不修,衙門辦差的要不要銀子,別的不說,現在知府衙門中不少人的俸祿只發八成,差役們根本沒有錢可拿,又怎麼會有餘錢去發宗祿。”

所謂官吏俸祿發八成,差役們不發工錢,這個自然不是說官吏差役們有多苦,而是說公帑實在是緊張。

即便是官員吏目差役們自己去撈錢,可也沒有把撈來的錢去供養宗室的道理,大同一府地方廣大,運轉銀兩自然不會少了。

這話其實有些刺耳,奈何王通也知道,這大同知府說的是實情,邊上的太原知府幹咳了一聲,也是起身說道:

“宗祿一項,祖制是讓朝廷撥付,或者由地方稅賦中專門劃出一塊供給,可自正統年到現在,朝廷從未向山西撥付一文錢,都是讓地方上自籌,各項稅賦本就微博,還要供應各處必須,實在是不能兼顧,還請上差體諒。”

“太原府,宗室祿米乃是祖宗規矩,你怎麼能如此妄言,就算山西上下餓肚子,官吏發不出俸祿,不修城防,不發軍餉,也要將此事維護周全,你這般說,置上差與何地,還不退下!!”

還沒等王通說話,邊上的山西布政使冷聲訓斥,太原知府連忙慢條斯理的賠罪,然後又是坐回座位。

“陳大人何必動氣,陶知府說的也是實情。”

王通神色淡然的勸慰道,他心裡明白的很,布政使這根本不是在訓斥,這意思和太原知府以及大同知府所說的是一個意思。

這些事情,他查閱文件也都知道,不過這幾位地方大員或許以為王通年輕瞭解不深,還要在這裡解釋一二。

父子兄弟都有形同陌路,翻臉成仇的,何況這關係已經十分淡薄的宗室,連當今天子都不怎麼關心,何況是這地方上的官員。

事實上,山西上下對王通這等大員來這邊查辦宗祿一事,都感覺到錯愕非常,這等事也要天子最親信的人來辦,豈不是殺雞用牛刀,眾人甚至是擔心,天子要清洗山西官場,這才派王透過來。

不過這幾日接觸下來,這位少年老成的王大人好像真是為了宗祿這件事來的,每日裡都是查閱文件,找人問話,眾人也就放下了心,宗祿這等事,宗室沒完沒了的生孩子,每年支領祿米的人都在增加,可大明這麼多年來,中央和地方上的財政什麼時候寬裕過,維持衙門正常的運轉尚且困難,誰還有餘錢給這些宗室發祿米。

屋中沉默了一會,王通又開口說道:

“祿米發不下去,宗室們怨氣十足,特別是看著藩王、郡王奢華富貴,他們的心中想必更加不平,畢竟是天家血脈,我等做臣子的,也不能坐視他們貧餓至此……”

王通沉默了下,開口說道:

“若就這麼下去,搶掠官糧,凌辱打罵官員,圍攻衙門的事情肯定還會發生,到時候諸位都脫不了干係,不過本官想,敢於鋌而走險的畢竟少數,良善忠厚之人才是眾多,朝廷和地方上祿米解決不了,難道不能自食其力?”

聽到王通說這個話,眾人都是沉默下來,大家實在弄不懂這位少年大人到底在想什麼,打算什麼,大同知府咳嗽了兩聲,插言說道:

“藩王、郡王自然豪富,這個不必說,還有那一等宗室,善於營聚,日子也是寬裕,但並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本事,一代代貧苦下去,就算想要做個小生意也沒有本錢,上差或許不知道,大同城內各處商行貨棧所用的勞力和腳伕,其中多有宗室充任,可這些腳伕拿的工錢也要比旁人低三成,為何如此,就是因為宗室被圈在封城之中,不得出城,不能出城做活,就算請人也不願意請這種。”

自明成祖朱棣靖難奪位之後,對各處藩王宗室的控制就越發的嚴厲起來,不許宗室離開封地所在的城池,這個是最嚴厲的禁令,地方官也是盯的很嚴,若沒有得到許可出城,則被成為“越關”,懲罰十分的嚴厲。

“大同府說的實在啊!”

王通點點頭,感慨了一句,然後揚聲說道:

“請那幾位將軍和中尉上堂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