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是如何讓這榮華富貴保持的長久,不過責任似乎也更大了。
走到校場,五十名親衛在校場上排成兩排,譚將卻是站在一邊,看著場中的兩個人對打,見到王透過來,他上前兩步,那些年青親衛們卻肅立不動,這也是軍紀的規矩。
親衛王通都是認得的,可今日間場中的一人他卻不認識,這人看著也就十四五歲年紀,手中拿著一柄長刀。
別處演練為了怕傷人,都是拿木製的兵器拼鬥,但也有個問題,木質兵器畢竟沒什麼份量,習慣了用這個,用真刀真槍反倒是會彆扭。
但王通這邊不同,銀子充裕,又有匠坊,訓練用的武器也是鐵製,不過無尖無刃,而且外面包著皮革棉套,份量和真傢伙一樣,可卻不會誤傷人,不過份量到了,瘀傷青紫也是免不了的,擦些藥酒也就痊癒。
拿著長刀那人個子也比同齡人高些,這也是王通親衛中的特色,十四五歲的孩子都和成人差不多的身高,這也難怪,都是武家子,或者地方豪強的子弟出身,家裡不缺東西,孩子練武,自然吃食上管夠,營養好,個子都高。
和長刀這人對著的一個偏瘦的孩子,手中拿著一根杆棒,杆棒頭裡用皮套棉絮包著,算是根長矛。
“怎麼不穿護甲?”
王通低聲問道,親衛們用器械訓練,都是要傳竹甲,這也是從虎威武館傳下來的習慣,但這個習慣王通下面的軍將卻覺得多餘,將來都是要在沙場上廝殺的角色,難道連個疼都吃不得,所以能不用就不用。
不過王通問起,譚將也只是笑著回答道:
“讓他們真打幾次,要不然和大家都是生分。”
用杆棒的那人王通認得,是戰死在宮中的李豹的弟弟,名叫做李彪,雖然在自己親衛這邊,卻已經有個百戶的身份,而且在京營中還有個把總的實職,也就是年紀小,先在王通這邊歷練學習,另外一個卻不認識了。
“跟李彪對打的那人是誰?”
“沙大成的兒子沙東寧,昨日才到的,還沒來得及和老爺知會。”
大海盜沙大成在天津衛開設船行之後,按照從前的約定送來了自己的兒子,沙大成在天津衛也知道不少訊息,知道送兒子過去未必苦了孩子,沒準還是給自家孩子一個前程。
兩人簡單對答幾句,也就把目光投向場中,李彪雖然在親衛中是難得的瘦弱,不過從小也是習武,在親衛中練的時間也長,動作頗有法度,很是沉穩,但他是處於守勢,他的杆棒不時的向前輕探,逼開對方。
而這沙東寧的動作頗為跳脫,他始終是在移動,雙手握著長刀,尋找靠近的手段,雙方看似對峙,不過王通卻看出來,這沙東寧完全佔有優勢,而且沙東寧用的這架勢他卻看過,當年那顧老虎領著海盜上岸,裡面頗有些人就是這個動作。
“這沙東寧用的是倭人的把式?”
“老爺好眼力,沙東寧在倭國長大,昨日考校了下,應該是海盜和倭寇的技藝都學了些,而且別看他年紀小,沙東寧手上可是沾過血的,據說曾在平戶領著百餘家丁殺敗了當地三百多倭寇……”
“那李彪不是對手了!”
王通剛下判斷,場中局勢就有了變化,沙東寧向前邁的步子大了些,李彪以為機會到,手中杆棒一挺,猛地刺了過來。
王通和譚將一起搖頭,沙東寧那一步卻是個虛的,對面杆棒刺來,他已經側身上前,手中的“長刀”在李彪身上劃過,李彪臉色立刻變得難看,譚將開口朗聲說道:
“沙東寧勝,李彪敗,散開來當值去吧!”
這沙東寧難得的是沉穩,贏了之後並沒有什麼自矜得意的神色,反倒是上前低聲和李彪客氣了兩句,這樣做的話,下面親衛的牴觸就不是那麼大,聽到譚將吩咐,眾人齊聲答應了句,各自散開,譚將搖頭說道:
“若是真刀,李彪整個人都要被豁開了,這些孩子裡,大虎和二虎,還有鮑家的二小應該能打得過,老爺說過的那個韓剛應當也可以的,其他人卻是難,這沙東寧練的就是這種對戰的本事,在船上地方小,他的本事正適合。”
王通點點頭,開口說道:
“先按照軍中新兵的規矩練,若是撐不下來的,也就是個單打獨鬥的能耐了。”
譚將笑著點點頭,王通以前手頭缺人,能用的都要儘量用起來,現在局面不同,自然要精益求精。
看完了校場上的比鬥,王通心情暢快了許多,回到書房的時候,那邊楊思塵已經收拾利索,正在那邊分門別類的整理文卷,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