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5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權勢。

三司會審,司禮監派出宦官旁聽,這樣的盛大景象已經在大明好多年沒有出現了,而且還是個御史被審,這更是稀罕。

曾幾何時,言者無罪這個規矩似乎成了大明的成例,如果說錯了話上錯了奏摺就被治罪,那後來者肯定會畏縮不前,會堵塞言路,讓政治昏庸,這個冠冕堂皇的道理已經成了真理,多少言官清流為了揚名天下,故作驚人之語,肆意的汙衊攻訐朝臣,甚至是針對天子,對他們最重的懲罰也不過是廷杖和流放。

廷杖和流放盡管嚴酷,但畢竟不傷及性命,甚至被當做是文人的勳章,某人不過是第三流的人物,一旦捱了廷杖,馬上成了天下第一等的名人,若回到鄉里,那就是當地清望,若還在官場,那就等著步步高昇,流放也是如此,只要有回來的機會,那就是聲望倍增,眾人矚目。

天子、權閹、權臣們也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對胡言亂語的文官都是一個態度,由他們說去,只當鳥叫而已。

可就是這樣的態度,讓言官們更是沒有顧忌,也讓別有用心的人看到了這個可以利用的手段。

不過這次不同,那日出現在奉天門廣場上的甲士已經說明,城外的虎威軍兵馬也是旁證,王通從來不知道什麼是言者無罪。

左都御史趙錦告病,右都御使韋正尹也想要稱病,卻被上門宣旨的宦官堵了個正著,這個案子,刑部尚書還能拉下臉去審問,都察院的本管去審都察院出來的御史,這不等於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嗎?可也不能不去。

鬧騰了這麼久,連京師的小孩子和老太太都知道如今再爭論什麼,現在要做個了結,還要三司會審,這個熱鬧可有不少人想去看看。

大理寺要地大家自然是進不去的,可好奇心都是免不了,所以在大理寺一干當差的人這幾天都拿了不少的好處,讓他們打聽審案的經過。

據說城裡的戲班子最為熱心,這個案子如果能改編成戲文劇目,那是肯定可以大賣的。

審問的過程沒那麼故事化,以往司禮監的宦官旁聽,不過是坐在一邊不發一言,邊上有幾個小宦官和文吏記錄而已,這一次,除了記錄的人之外,還有東廠的刑名差役到來,也不說話,只是把東廠的各色刑具擺在了堂上。

這些東西都是扒皮剔骨的工具,上面血跡都已經成了黑色,更顯得煞氣森森,那宦官說的明白:

“這次也別打板子給這人漲名聲,若是不說,就讓他嚐嚐東廠的手段是了。”

這話說得淡然,聽到的一干官員卻禁不住打了個寒戰,這位公公說的這麼明白,表達的這麼肆無忌憚,想必是宮裡的意思了。

很多人都以為,能敢為天下先的言官,當然也有幾分風骨在,這等人下詔獄都沒嚇住,別說是用刑了。

但姚博被帶上正堂之後,表現卻大出眾人的意外,大理寺這邊才開始問話,還沒等宮裡那宦官說用刑的事情,這位清流名望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全說了。

“各位大人,下官是冤枉的,下官上這封奏疏,也是被人逼迫的,當時有人用下官的妻兒脅迫,說如果下官不上這個奏疏,下官的妻兒就要死於非命,下官和妻兒相依為命,感情深厚,實在是被逼無奈啊!”

說完這句話之後,審案的正堂這邊面面相覷,眾人都沒有想到這姚博居然是這樣的反應,正因為這樣,刑部和都察院的主審官員一時間也忘了出聲,任由那姚博自顧自的說了下去。

“陛下的家事,那裡容得了外人插嘴,下官上這個奏疏就是大不敬啊,一直是悔之不及,慚愧無地,想要在獄中自行了斷,卻又想到,若是下官不能說明真相,豈不是讓聖上蒙受了不白之冤,那真是死了也無從贖罪,下官這才苟延殘喘活到今日。”

審案的幾人在那裡臉都黑了,按照他們內心想法,這姚博自然是不必苟延殘喘,可審案正堂,身邊又有宮裡的宦官盯著,只能是板著臉問道:

“姚博,你不必這般作態,既然你說有人指使挑唆,到底是何人所為啊?”

“國子監司業吳作來,他給了下官大筆的銀子,又給了下官田莊的地契,到最後還拿著下官妻兒的性命要挾。”

聽到這裡,審案的官員面面相覷,卻沒有人願意問下去了,國子監司業吳作來是誰,大家心裡清楚的很,可萬曆皇帝的意思真要牽扯的那麼廣嗎?

“這國子監的吳作來不過是一個六品的冷衙門閒官,他那來的這麼多銀子,那來的這地契,唆使你上疏又是圖的什麼,他個芝麻官難不成還想在其中得利不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