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2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喜”的時候,已經跪在了地上,笑嘻嘻的磕頭,王通翻看手中的文卷,也不抬頭,開口問道:

“駱都堂今日來過嗎?”

侯真一愣,不過還是連忙回答說道:

“今早駱都堂來過,但就在方才匆匆忙忙的從後門走了,任同知和楊僉事他們也是如此。”

王通點點頭,將文卷放在桌上,開口說道:

“你先回去辦差,有什麼事本官會叫你過來。”

侯真能感覺到王通的冷淡,可還是笑嘻嘻的磕了個頭,恭敬的離開。

等那侯真出了門,王通對楊思塵說道:

“剛來這衙門,怎麼這麼多古怪,你去讓咱們的人給我送壺茶進來。”

王通在錦衣衛內部也有自己的耳目,但這些人平素裡對外並沒有誰知道他們是王通安插,既然不知道,說話做事很多也不會提防,訊息自然而然就收集到了。

楊思塵領命出門,不多時,外面招呼一聲,一名錦衣衛端著茶盤走了進來,看著不過是平常兵卒模樣,這等人在錦衣衛都指揮使司衙門中就是個伺候人的聽差,最普通的,根本沒有人會注意。

等這兵卒關上門,王通直接開門見山的詢問,那兵卒放下茶盤垂手站了會,低聲回答說道:

“屬下不敢妄言,也不知道駱思恭等幾位大人為何這般著急離開。”

王通有些失望,面前這人中規中矩回答,倒也沒有什麼錯處,剛要打發這人離開,卻聽到那人又說道:

“屬下先前聽駱大人的茶房談到,在送茶的時候,曾有人稟報城內有人造謠,對大人和北征大軍頗為不利,駱大人說不關親軍的事,不必去管,屬下聽到之後,再也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傳聞,也不敢當成確信,今日大人問起,不知道此事有沒有干係。”

聽到這人這麼講,王通沉吟一下就大概明白了來龍去脈,笑著說道:

“你差事做的不錯,腦子也清楚,好好辦差,將來虧待不了你!”

那兵卒連忙行禮謝過,等這兵卒退出去,楊思塵進來,王通開口笑道:

“楊先生每日裡在這錦衣衛衙門當差辦事,卻有很多事情沒看到沒聽到啊,你知道這駱思恭和其他幾人為什麼走嗎?京師之中沸沸揚揚的謠言,他們未去制止,這其中有沒有推波助瀾,這就不得而知了。”

楊思塵聽到這個,連忙躬身賠罪,臉上頗為慚愧,王通擺擺手,冷笑著說道:

“這一干人就盼著我倒臺,若是我招了上面的猜忌,官位被奪,所以有什麼不利我的東西,他們不但不會去管,還會在後面推,現在見我回來,知道一切都是無用,又怕我當場給他們難堪,所以先躲開!”

……

王通回來的訊息流傳的範圍並不廣,號稱是風聞奏事的言官們實際上是訊息最不靈通的一群人,那些沒有官位計程車子,沒有功名的百姓就更是如此。

眼下,百姓們談論最多的是王大人在北疆獲得的大勝,京師百姓對韃虜打到京師城下都有這樣那樣的記憶和故事,都聽父輩或者祖輩談論過,那俺答的韃虜攻打到京師城下,御馬監的禁軍在幾個城門出擊和韃虜死戰的典故。

一想到韃虜大軍兵臨城下,每個人都是膽寒,王通剛出兵的時候,他們擔心,訊息斷絕的時候,他們怒罵痛恨,等聽到王通大捷,幾乎滅掉了俺答部的時候,他們又是真心的高興。

大捷的訊息已經傳到京師有一段時間,不過街頭巷尾的議論還是如此,茶館中的評話,戲院中的戲劇,凡是描述這場大勝的,都會引來他們的熱議。

相對於民間的這般欣喜,讀書人扎堆的地方就頗為不同了,某些比較上檔次的茶館酒樓,各處會館,青樓之中,還有某些士子的宅院中,這些地方都是讀書人喜歡去的地方,在這邊對王通這次的大勝則完全另外一種論調。

開始的為求自家功業不顧天下安危,到中期的奸佞之臣終有惡報,命喪韃虜之手,為大明除了一害,到現在的,王通此人居功自傲,放縱部下為害地方,狼子野心,必將為禍社稷……

也有熱血的書生說,王通此舉大漲國威,真有漢唐之風,說這話的人,立刻就會被人攻訐批駁,斥之為腦子不清,久而久之,誰也不會跟大家唱反調了。

在京師的蘇州會館之中,對這個的議論最為熱切,進京計程車子們很多早晨來到,泡上一壺清茶,就開始談天說地,這些日子聽兩位清流的宣講,成了必備的節目,這兩位書生是當朝吏部嚴尚書的門人,一個在禮部,一個在戶部,都是做主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