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階,王通側身做了個請的姿勢,按照實際的品級,這俞大猷可比王通不知道高出多少去,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俞大猷搖搖頭,照著他肩膀就是一巴掌,好懸把人拍倒。
少年們可都知道這位教習的喜好,才做在屋子裡沒多久,就有人把俞大猷那粗瓷的大茶缸子倒滿熱茶先給端了上來。
這正屋裡只剩下王通從京師帶過來的人,那俞大猷喝了口熱茶長出了一口氣,自己先說明了來意。
“朝廷又給老夫抬了一級虛銜,御馬監那邊支給了五千兩銀子,讓老夫回泉州老家養老,琢磨來琢磨去,家裡的兒子媳婦這麼多年沒跟我享過福,倒是受我連累不少,他們煩我,老夫也不好意思見他們。”
俞大猷號稱名將,不在戚繼光與李成梁之下,但仕途卻坎坷異常。起伏無常,總兵官做過,牢獄也呆過,家中人受牽連不少。
“銀子老夫託人帶回去了,人就留在這邊,一輩子都在練兵打仗,在京師閒下來也是骨頭疼,可巧聽那個鄒公公說你這邊要練一支兵馬,也想過來看看,沒準能幫上什麼忙呢!”
王通一聽這話頓時是大喜,他當日和萬曆小皇帝說要練一支虎威軍,有這等經驗豐富的老將來幫忙,那正是雪中送炭。
他連忙站起,抱拳又是深深一揖,肅然開口說道:
“俞教習能來幫忙,是王某的幸運,真不知道該如何的感謝才好。”
俞大猷擺擺手,搖頭笑著說道:
“不必謝老夫,老夫願意來這邊幫忙,也是在武館看了你那些東西,什麼佇列,什麼體能,還有些口令之類的東西,簡單是簡單了點,不過用起來卻有道理,咱們大明的兵馬如今缺的就是這個,老夫練了這麼多年兵看了你那些東西似乎才想透了一點東西,索性來看看你怎麼練兵,沒準死的時候就能閉眼了。”
王通抱拳躬身。開口說道:
“俞教習誇獎了,今後這練兵之事還要您多多指點。”
屋中的諸位少年聽到俞大猷的話之後,各個瞪大了眼睛盯著王通,也就是李虎頭在那裡得意洋洋,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模樣。
武館那套體制,少年們都覺得強健了身體,學到了東西,每個人都想這套高明的辦法到底是誰想出來的,琢磨來琢磨去也沒有想到和他們一起在武館學習的王通身上,此時突然從俞大猷的口中知道,各個心中都又是吃驚,又是敬佩。
王通儘管身材比他們都要高大,可一起在武館裡這麼久,又知道他年紀和眾人差不多大,而且沒什麼架子,難免有人會覺得王通是運氣好,能做到今天這步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可在路上應對劫殺,在天津一步步的行事,甚至連這武館的訓練方法都是王通一個人琢磨而成,這形象驟然就高大起來。
眾人說笑了幾句,王通又是鄭重說道:
“俞教習,將來若是編練兵馬。您老如今已經是都督僉事,用本職無法去管,若說是教習,又無法服眾,小的想了個官職,軍將校尉稱呼您為顧問,下面兵卒都稱呼您總教官,地位等同於此軍的統兵大將,您覺得如何!”
“都行,都行,這顧問聽起來倒象是個文官。有意思!”
一切都還是草創,王通這麼一說,俞大猷滿不在乎的答應了。
以王通的打算,城外的興財客棧規模不小,條件也不錯,住在城外什麼不缺不說,還有個清淨,但既然俞大猷來了,並且搬進那李參將送的宅院,總不能讓老將軍一個人在那裡守著,索性今日就開始搬家。
別看來了沒幾天的工夫,可王通說要搬家,整個天津衛城的富貴人士都跟著驚動,天津錦衣衛千戶那些兵卒自然要出力的,各個衙門的人也都有自己的關照,李參將就打發了一百兵十輛大車過來,河間府那位派駐天津的清軍同知安排了衙役,把從興財客棧到鼓樓那邊的道路都給封了,專供王通搬家用。
至於這兵備道潘達和監糧宦官萬稻則是每人各送了十五名小廝和丫鬟,又有各種家中用的用具傢什,每個人都有相應的大手筆。
本以為是個很麻煩的搬家過程,結果聲勢浩大的就走了一趟,然後所有東西都弄了個利索。
東西搬過來,人分配房舍住下,馬三標、孫大海以及其他帶著家眷過來的人都安排了單間獨院,王通和少年們一個院子,外圍則是譚家的那些人,這也算是做好了防備。
家搬過來,可東西佈置這就不是別人能幫上了,王通這些手下人都在忙碌,有專人安排著給俞大猷這位老將做了幾個菜,又開了壇上好的酒,先讓老將軍自己自斟自飲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