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部分,錦衣當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隊行走。
城內的各色人等都是嚇得戰戰兢兢,能不出門的就不出門,街面上都變得安靜了許多許多。
城外那個新兵訓練營也有人騎著馬在營地周圍二里左右的地方巡視,又有大隊的兵卒篩子一般的巡查,有心無心的閒雜人等都是不敢靠近,遠遠的離開。
反正盯著王通及其手下的活計是個日久天長的事情,也不急在這一時,緩一天就緩一天吧。
七月二十八的時候,通州那邊想要尋船做些事的人突然發現找不到船了。包括一些在通州卸下糧食貨物,短暫停留幾天做些私活的漕船。有人去打聽,說是七月二十那天,就有一名山東的大豪客包下了船,不知道做什麼用。
天津中轉的大泊頭,除卻城外的港口之外,上游下游的都有不少船在等待,就在港口的上游,也有二十幾艘大漕船組成的船隊停靠。
這船隻呆了幾天也沒看著動地方,有人趕著大車給靠岸的船隻送飯,進進出出的不少人,不過管得很嚴,平時都是老老實實的待在船上。
八月初一這天的晚上,那二十幾艘大船停靠的地方卻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可這地方偏僻,又不是什麼要緊處,沒有人盯著,晚上忙碌也不知道做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就算又看到的也是遠遠避開。
在天津城外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不要多管閒事。運河和海河上都是如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方活的長遠。
……
八月初二又是個大晴天,這幾天,王通名下的兩個貨棧在碼頭上進出貨物,城內不少錦衣衛兵卒都來幫忙。
王通是得罪不起的,那個和他合作的富商古自賓,還有招了個女婿的張家,都是王通護著的貨棧,也是少招惹為妙。
所以這幾天,宦官萬稻河上查驗夾帶的人也都撤回了城內,運河運輸順暢的很。
給王家貨棧和張家送貨的船卸完了貨物,也都是揚帆離岸,說來也巧,正好是上游一支大船隊過來。
在這運河上走,船越多越好,大家首尾相連,一來走的穩當,二來也是有個彼此的照顧照應。
足足三十多艘大船,船上都是竹架起的大棚,大棚上苫蓋著油布,也看不見裡面裝的什麼。
現在的海河邊亂糟糟的不像樣子,不少牛馬都跑到了河邊,十幾個放牧打扮的漢子在那裡焦躁的忙碌。
海河邊上的那些勞工水手都是破口大罵:
“這是誰家的牲口,不看管好了來到這邊,破了什麼貨物買了這牲口也賠不起!”
“兄弟對不住,客棧那邊不知道誰家的混帳孩子割了韁繩,結果牛馬全都跑散了,上午又沒有飲水。結果都到河邊來!!”
牧人們滿頭大汗的賠不是,不多時興財客棧的黃三和幾個夥計也來了,見到這場面也都是滿臉的苦笑,大聲說道:
“各位兄弟,這些牛馬是我們興財客棧一位客官的,客棧看管的不小心,都跑散了,對不住,對不住,我們家掌櫃說了,晚上白送酒肉過來。”
黃三是熟人,海河邊上這些人也不好發作的太過,罵罵咧咧做自家事去了,越忙越亂,似乎就是說這時候的模樣。
有的牧人抓住了些牛馬,在原地卻吆喝不動,有的牧人卻把牛馬越趕越遠,竟然朝著海口那邊去了,又是熱天又是喧鬧,海河岸邊棚子裡很多人忙了一夜,正在那邊睡覺,聽到外面人喊馬嘶的,各個被吵醒。氣得破口大罵。
有一隻船隊從運河和海河交匯的地方拐了進來,三十多艘大船,可這個大船是走在河上的平底漕船,根本不能進海,這是來幹什麼的,難道是來裝貨的,那也應該天黑的時候進來才是。
不過現在岸邊亂成一團,誰還顧得上河上這些船,反正不是來裝貨的就是去海里的,裝貨卸貨等晚上,去海里送死誰管你。
岸上的牧人們總有人停住一些牛馬。費勁的在身邊聚起安撫,想要把它們趕回原來的地方,那隻船隊不斷的有幾艘船分出來停靠在岸邊,說起來也巧,船隻停靠的地方,正好是牧人停住牛馬的地方。
也有人注意道,牛馬一堆堆聚起的地方,這一堆堆的距離似乎是一樣的,而且船隻也只是那邊停靠。
漸漸有人覺得不對勁了,彼此招呼著從棚子裡出來張望,他們不過是船上的水手,岸上的勞工,看著不對勁,也不過是瞧個新鮮而已。
船頭香城內被王通打壓的厲害,城外勢力很大,可幾千香眾,那些只懂得出力做活的人什麼也不知道,此時跟著看熱鬧罷了。
總算有人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