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陳毅系列傳記,京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難過。憶起依稀往事,每每愴然淚下。解放後,四宇寧和,永珍崢嶸,人的精神好了,加上有了幾分歲數,從前的愛好又濃了起來。北京的票友、戲迷最多,不相識的人,也常常可以在京戲中找到共同的語言,像張伯駒這樣的老戲迷,自然不甘閒呆。他不懂現代戲,但對傳統的保留劇目如《讓徐州》、《臥龍弔孝》、《李陵碑》、《哭秦庭》、《逍遙津》等幾十個劇目,還是耳熟能詳的,高興時便哼上一段。天橋戲院只要有演出,他除非有特別的事,肯定是場場必到的。北京的一批著名京劇演員,如長於“方巾醜”的蕭長華,演旦角的梅蘭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硯秋,文武善能的譚富英,演淨角的襲盛戎,演老生的馬連良,他都熟得很。若去上海,無論如何也要看一場周信芳的《四進士》或是《徐策跑城》。這一年,文化部搞傳統劇目的整理等項工作,徵求他的意見,他欣然地參加了,任顧問。雖忙,卻樂此不疲,為傳統保留劇目的整理工作出了許多點子,被授予中國戲劇家協會的名譽理事。康生見到名單上有張伯駒,心底的火更盛了。

因為這等於是在對著幹了。

而張伯駒,卻以為這是在為革命做貢獻,年屆六旬,他反倒更覺年輕了。

文化部開了整整一下午會。

會議的主題是動員大家為支援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購買公債。

晚飯後,在部機關的大會議室,又繼續開小會。參加會的,除了幾位部領導外,還有一些文化界的知名人士。

晚上的會由副部長鄭振鐸主持。因為下午部裡已經開過全體大會,部長茅盾做了動員報告。購買公債的意義,就不必再重複了。今天晚上的任務,是抓落實。在許多時候,數量也反映了態度。

解放後,中央各部都吸收了一些民主人士擔任各種職務。從經濟狀況來說,大家的收入都不高。解放初,實行供給制,從部長到科員,都是掙分。1950年,實行包乾制,大部分東西都是統一發的,現金津貼很少。自1955年,供給制和包乾制才改為工資制,大家的手中多少有了一點錢。工資制才實行一年多,錢很有限,所以,要搞好這次買公債的工作,也不那麼簡單。

小會是座談式的,沒有什麼程式,大家隨便議論。文化部文人居多,古來便是“窮文富武”,便是舊時出名的文人,也沒有幾個是真正有錢的。靠“爬格子”掙稿費,終是有限的幾個錢。而那些工業部、商業部之類,留用人員的經濟基礎則好多了。

先是部長茅盾帶頭。他的稿費多一些,在文化部算是“大財主”了,一上來,先自報買五千元的公債,接下來是夏衍副部長,自報了四千。鄭振鐸的經濟基礎好一點,又是黨外人士,頭一定是要帶的,報了八千元。接著,會場便沉默了。

沈部長笑笑說:“沒關係,大家量力而行,條件好的就多報一點兒。支援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人人有責。今天在座的,都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他扭臉看看夏衍和鄭振鐸:“包括我們幾個,也算是知名人士吧?”說完他又把目光在會場上掃了一圈,繼續說道:“自古‘人怕出名’,為什麼呢?因為時時處處有人在看著你。名人的‘名’不是在家裡,而是在社會。所以說,當了一個名人,便不僅僅屬於你那個家庭,而是屬於社會了。全國的文化工作者幹千萬萬,最出名的今晚差不多都在這兒了。希望大家都能帶個好頭,別讓人家在後面戳脊梁骨。”

會場又是一陣靜寂。

鄭振鐸的目光落在了張伯駒的身上。

今晚在座的幾十個人中,他是公認最有錢的人了。關於他傾家蕩產買古字畫的事,還很少有人知道。

“叢碧先生,你來講幾句巴。”鄭振鐸笑著說。?

張伯駒如坐針氈,讓鄭振鐸這麼一叫,更有點兒不知所措了。

憋了好一會兒,他才吃力地說:“我……一定帶頭,一定。回去,我和內人商量一下,爭取……買多一點兒。”

會又開了半個多小時,散了。後來大家都說了些什麼,張伯駒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他有口難言。誰相信他會沒有錢呢?

當年的“四大公子”,哪個不是家財鉅富、揮金如土?若在以往,十萬八萬,絕不在話下。可如今,讓他湊一千塊錢出來,也是太難了。而且,又能找誰去借呢?從前,憑他的一個名字,隨便到哪個銀行、錢莊,都可以借幾萬塊錢,可如今,誰會借給他呢?

終不能只報一千元吧?

而這一千元,已經是在“瘦驢屙硬屎”了。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