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連一個虛位都不能保留麼?”帝師鄧光薦心有不甘的問陳宜中,剛才他已經丟擲了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受九錫、加親王爵、總攝天下文武事的條件給漢王,然而陳宜中還是微笑著搖頭,似乎只有禪讓一條路可以走了。

“中甫(鄧光薦字)執迷了。 ”陳宜中盯著老同事的眼睛,誠懇的說:“你是要把官家、太后駕在火上烤嗎?”

當帝王身份和手中實力不能匹配的時候,皇帝的生命就會非常危險,就算漢王仁厚,但保不定他手下哪個從龍之心熱切的人玩個花樣,這邊搞黃袍加身,那邊就得殿上哭靈。 這個道理,鄧光薦懂,但大宋三百年到此結束,他又總有點不甘心。

陸秀夫比他看得開:“那麼,與權地意思,現在就行禪讓嗎?官家、太后的封號如何?”

“不必禪讓。 漢王法統上承炎黃、下合約法,與歷代帝王授受不同。 ”陳宜中已非常清楚琉球漢國制度,國為漢人之國,王為漢人之王,何必要宋禪讓?

“皇帝、太后、皇族、一應官員,俱為漢國公民,沒有封號,可以保留財產。 所有人和普通漢國公民享受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 ”

沒有丹書鐵券,沒有歸命侯的封號,但陸秀夫反而出了一口氣,他不傻,他知道只有真正成為一個普通人,官家、太后和皇族才有最大的安全。

比起帶有侮辱性質地歸命侯,比起被宋太宗奪去小周後、再用牽機藥害死的南唐李煜,小官家實在幸運太多。

第199章 登基為帝

大漢三年、宋祥興二年、北元至元十六年、西元耶誕一二七九年二月十八日,宋末帝趙昺頒詔天下:天命無常,惟德有歸。 宋室闇弱、南渡偏安,文不能輕徭薄賦,武不能保境安民,以致蒙元南侵生靈塗炭,非但未能收復故都開封,又失行在臨安,帝后北狩、華夏蒙塵,至崖山之敗,天命已改、天心已移。 楚氏崛起海上,漢國承繼炎黃,文治武功遠邁於宋……

宋帝宣佈退位,法統道統歸併於漢,接下來就該是楚風表演了。 很快就有從龍心切的人送上了勸進表:

“臣侯德富、陳宜中等頓首頓首,死罪死罪!竊聞天生蒸人,樹之以君,所以對越天地,司牧黎元。 聖帝明王,鑑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饗,故屈其身以奉之。 知黎元不可以無主,故不得已而臨之。 昔三皇以德; 五帝以功; 三王以仁,莫不如是。 伏維漢王,神功聖德,改演算法,代天授時,創新學,為民立命,仗劍贛南而韃虜束手,揚鞭海西則佔酋成擒。 立法曉義,萬眾欣悅,賢逾堯舜而蓋禹湯;執政以仁,百族率服,聖越五伯而澤蠻荒。 教化四夷,澤被萬邦,文武聖道,功德輝煌,亙千秋而愈烈,歷百世而益昌,邁唐宗而無慙德,比宋祖而多武功,窮天極地,民無能名,握乾秉坤,承天受命,故此皇天后土,江山社稷,舍漢王則當世誰堪與爭哉!

夫聖人之出,必天生祥瑞吉兆。 武王以周代商。 綵鳳鳴於歧山;高祖興漢克秦,白蛇斬於大澤。 伏惟漢王,鼎興琉球,踏波東海而斬長鯨,履足南島遂得朱雀,極西之地麒麟現則呈祥,天竺佛國孔雀出以承瑞。 種種祥瑞、班班異兆,絕非人與。 實乃天授!少康以一旅而興夏; 肅宗以匹馬而昌唐,漢王坐擁琉球,黎庶歸心、將士用命,文治武功、萬國來朝之盛況,雖漢之文景、唐之貞觀亦未可見,豈可妄自菲薄歟?願漢王深體文武之義; 廓揮恢復之志; 亟正寶位,亟渙大號。 以順天命,以應民心,克承炎黃之統,永享無疆之休。

宋室闇弱,天祚遂移。 殺戮忠良,偏任宵小,忘靖康之恥而苟且江南,以中國之君稱夷狄之侄。 豈不貽笑千古乎?天地閉而賢人隱,正法沒而奸邪出,故有胡元竊據神京,赤縣竟爾陸沉。 自古聖君居中國以制夷狄,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韃靼以詐力而肆犬羊。 則華夷黎庶,勢類參商,五德既失,四維不張,八方有群飛之象,九州有兵戈之徵,天下率獸食人者不知凡幾。 神州赤縣,處處烽煙,生靈塗炭,人民倒懸。 丁壯浮屍於血海。 婦孺膏腴兮溝壑。 遺民淚盡,誰哀江南之賦?蒼生號泣。 皆待聖皇之出。 神器無主,萬璣空懸,天下之盼漢王,如大旱之盼雲霓,實嬰兒之望父母。 是以臣等敢依華夏之義,順天地之心,應黎民之望,從聖賢之言,昧死以上尊號。 願漢王速正天位,以主中華,紹百代之大統,成曆數之有歸。 然後旌表皇天,昭告后土,廣發明詔,師出以名,督率三軍,親提六師,北伐中原,劍指大都,則河洛燕雲之父老,寧不簞食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