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伴生礦,以銀為主。 現在開採初期,達到預定開採目標一半的生產量,有熟練工人,有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和炸藥的幫助,估計最多一年就能實現預定產量:年產黃金四萬兩、白銀一百二十萬兩,穩定開採五十年的目標。
島上建設工人宿舍、兵營、食堂、糧倉、碼頭等生產生活設施,農民們正在開墾田地,當然也部分利用了以前倭人流放者開出的熟地,主要種植蔬菜水果、飼養家禽家畜。 糧食最初是隨開拓船隊運去的,現在和足利家時交易,得到了大批糧食,維持島上不到兩千人的生活,已是綽綽有餘,劉喜請示:是否將多餘糧食運回琉球?此地魚類資源豐富,惟倭人漁船極其破舊不堪,效率低下之極,請增派拖網魚船一條,以補充島上肉類供應。
楚風批示:糧食不需運回,佐渡島就地建設大型糧倉儲存,以備將來攻略日本、高麗之用。 增派拖網魚船、捕鯨船各一,多餘的魚肉用鹽醃製、風乾,儲存起來。
軍備方面,兩營新編陸軍作為機動力量,又在佐渡島三處沿海制高點各修築炮臺一座,兩條護衛艦輪流保持戰備狀態,即使突然有變,以倭人搭接法建造之小舢板。 絕無可能突破炮船、炮臺加岸防陸軍的嚴密火網。
漢國為加強控制,照舊實行班輪制度,現在琉北—琉球—琉南,琉球—占城,琉球—三佛齊,琉球—佐渡島均已開通,萬里大洋變做了漢人地通衢大道。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往日裡陸地上百里外便是天涯海角。 現在千里之遙轉瞬即至,票價也很便宜,漢國對外殖民的地方,再也不是一個名字、符號,而像到隔壁村看望親朋一樣的方便,無形中的凝聚力就自然的提高了。 佐渡島距離琉球一千七百餘海里,剪式船須航行一週左右。 撥一船為固定班輪,第一星期從琉球發船,第二星期在佐渡島休息,第三星期回程,第四星期在琉球休息,週而復始,永不停歇。
劉喜在報告中寫道,佐渡島金礦工人實行每旬休息兩日。 輪流排班的制度,許工人每旬休息,也可全年不休息,而集中到一起,就有七十三天假期,可以隨班輪迴琉球休假、探親。 最初工人們都是單身前來。 隨著生活設施建設完善,班輪制度實行,最近兩個月越來越多的人把老婆、父母從琉球接到佐渡島,惟有留在琉球地小孩子上學無人照顧,請求漢王允許佐渡島工人子弟在漢國小學校寄宿讀書。
楚風批示:轉文教部,照辦。
大漢二年八月,漢國已擁有運輸捕鯨拖網各類剪式船二十四條,護衛艦八艘,驅逐艦兩艘。 上次颱風事件後,經曲海鏡提出。 除琉北琉南航向沿岸航行相對安全以外。 占城、三佛齊、佐渡島、呂宋四條航線遠涉重洋,單船航行過於危險。 應改為雙船編隊航行——曲先生還從純數學的角度計算了機率:設若單船出觸礁、傾覆等事故地機率為十分之一,則兩條船同時出事故的機率為百分之一,互相救助,則安全係數大大提高。 楚風自然照準,反正剪式船速度快而載重差點,兩船同行多裝點貨,安全第一嘛。
由班輪制度的啟發,楚風又決定新設一個郵政局,由工商部管理,總局設在琉球,占城、三佛齊、琉北、琉南、佐渡島、呂宋設分局,接受傳遞官商軍民的往來信件、郵包,民商函件付費傳遞,軍事和政府檔案另外加蓋公章,免郵資並且特別保密。
朝會上,陳宜中還對此提出了建議:“宋朝原有邸報,不過只是發給朝野官員,急遞鋪也是傳遞公文函件,漢王此策惠及百姓,從此遊子思親,千里之外一封書就寄到手上,再不需要輾轉託人遞送,實在是好!不過百姓多不會寫字認字,不妨在郵局設寫書人,由他們代寫、代讀信件,方便百姓。 ”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的朝會陳宜中大出風頭,他是做過大宋丞相的人,眼光見識自然高出匠戶出身的各部長們一截兒,又懂醫卜星相雜學,還常年和海外番商打交道,對占城、三佛齊、日本比張廣甫還要熟悉,朝會上不管提到什麼問題他都能發出點真知灼見,使得原來地部長們個個都有了點危機感。
這不,侯德富搜腸刮肚的想了想,覺得陳宜中的話駁無可駁,便道:“寫書人的辦法是好,不過漢王不是常說市場化、不與民爭利嗎?咱們乾脆把這個崗位包出去,讓代書老夫子自己養活自己。 ”
楚風微微點點頭,沒說話。 侯德富有點著相了,這種枝節問題不該在朝會上討論的,否則漢國這許多事情,就是全天二十四小時開會也說不完。 大約,陳宜中的加入,讓自己手下的第一謀士有點坐不住了吧?
“漢王,我想到了一個主意。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