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法華都說不是她的對手,不要惹毛了她,自討苦吃。

第117章 軍議戰略

“我大軍聚兵東向,先收興化,後克福州,”張世傑的手指頭在山河社稷圖上移動,說得口沫橫飛:“再令廣東制置使張鎮孫出韶關入湖廣,右丞相同都督文天祥自贛南反攻吉安,兩路策應,吸引元兵。 ”

“然後行朝大軍沿閩江逆流而上,南劍州再入建溪,進建甌溯南浦溪過浦城,十八里鋪、楓嶺關走仙霞嶺古道入兩浙路,至衢州後由衢江、富春江順流而下直趨臨安。 ”

“若臨安砥定,則天下勤王豪傑必蜂擁蟻聚,百姓必嬴糧而景從,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則大宋中興有日!”

張世傑說完,將手重重的在桌案上一拍,昂首挺胸,彷彿已然勝利在望,楊亮節、陳宜中、劉黼、蘇劉義等人紛紛點頭稱是,陸秀夫眼中更是射出略帶狂熱的光芒。

只是那一下猛拍,砰的一聲響,正好八歲大的小皇帝,在母親懷抱裡端著個小碗吃蓮子羹,嚇得手一抖,瓷碗跌到地上,叮噹一聲打得粉碎,大煞風景。

張世傑慌忙跪下謝罪:“微臣御前失態,驚了聖駕,有罪,有罪。 ”

楊太后卻十分的客氣,溫言撫慰這手下頭號大將:“張將軍豪傑本色。 你們商議軍國大事,小官家奴自照顧,不妨事的。 ”

張世傑謝恩不迭,好一派明君忠臣的氣象!

偏偏就有笨小孩來戳穿皇帝的新衣。 楚風皺著眉頭,指著山河社稷圖:“張鎮孫、文天祥兩路。 本是各地義軍,剛拿起武器地老百姓,戰力和韃子精兵相比,十不當一,在山中憑險據守有餘,平地野戰不足,若要他們出兵策應。 恐怕擋不住韃子鐵騎衝擊。

從仙霞嶺古道入兩浙,且不說一路上艱難險阻。 便是到了臨安,那裡地形起伏平緩,韃子鐵騎之外,還治了長江水師,去年全太后、恭皇帝守不住臨安,如今更是山河殘破,我們又何以能防守得住?”

楚風這番話。 本是誠心誠意的肺腑之言,但張世傑臉上就掛不住了,因為去年前年防守臨安的主將就是他自己。

張世傑出身北方,是指揮步騎兵的高手,防守鄂州、出援黃州幾次陸戰打得非常精彩,不過水戰就十分的稀鬆平常。

前年七月間,他指揮水軍,劉師勇指揮步軍。 在焦山江面和蒙古大將阿術決戰。 其時,宋軍“舳艫連線,旌旗蔽江”,本來具有很大優勢,張世傑卻以十船為一方,用鐵鎖連在一起。 下碇停泊,並且嚴令船隻不準起碇開動——他把靈活機動的水上力量,按守城或者連環甲馬的套路來用了。

結果元軍以火箭射擊,宋軍船隻停在水上被動挨打,士卒不戰自亂,張世傑大敗虧輸,宋軍元氣大傷,“宋人自是不復能軍矣”。 當時有人說“張世傑步兵而用之於水,劉師勇水兵而用之於步,指授失宜。 因以敗事”。

去年初。 元兵迫近臨安,張世傑請求三宮移駕入海。 自己和文天祥合兵背城一戰,那時全太后要投降元朝,不許出戰,於是他就帶兵離開了臨安去定海。

和上次焦山大戰指揮失誤不同,這次確實是形勢所逼,畢竟皇帝太后要投降,你一個將軍還能怎麼辦?但眼高手低嘴巴大地清流文人不這麼看,他們紛紛冒出來破口大罵,指責張世傑“惟務遠遁”,搞得他丟盡了臉面。

就是因為有這段緣故,張世傑聽了楚風說“去年沒守住臨安,今年打下了也守不住”,他心裡面就十二分的不痛快,面子上也掛不住了:“本帥自然不如楚總督神機莫測,琉球軍大炮震裂雲霄,本帥麾下大為不足,但眾將士只願收復故土,滿腔熱血就灑在臨安,也無愧於天了。 ”

陸秀夫心頭暗笑,張世傑分明是說琉球人只仗著大炮厲害,並無實在本領,所謂血灑臨安,也是要一洗“惟務遠遁”地恥辱呢!這楚某人把別人的策議貶得一錢不值,倒要聽聽他有什麼妙計:“楚總督有什麼高見,不妨指點一二,下官們洗耳恭聽。 ”

楚風也不是傻子,見眾官神情怪異,張世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猜到也許哪兒得罪他了,便向他躬身行禮:“張樞密黃州、鄂州力戰,浴血廝殺令韃虜膽寒,下官是十分佩服的。 ”

張世傑一股無名火從頂門心上冒出三尺高,你說我黃州鄂州力戰,豈不是譏笑焦山大敗、臨安不戰而走?卻見楚風神色正肅,不像譏嘲的樣子,只好板著臉聽他怎麼說。

“高宗南渡後,江南半壁得以儲存,除了民心士氣忠臣良將,關鍵還在長江天險。 ”楚風將連日和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