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未免軍心渙散,以張弘範的無恥性格,同安城下就會重演四面楚歌的悲劇!
義軍中幾位家在漳州城的將領,牙齒已深深的咬緊嘴唇。
“如果以純粹的戰場效果論,這是張弘範的最佳戰術,但戰爭絕不僅僅在戰場上。 ”李鶴軒指著地圖上從漳平一帶直插同安的唯一通路:“陛下、陳總督,以情報司對北元形勢的分析,張賊必經鼓鳴山以南直撲同安戰場!”
漳平以北十里,羅溪。 鐵蹄隆隆作響,將寧靜的溪谷攪得鳥雀驚飛,無數馬蹄踩進了山泉彙集的溪水,將清澈見底的溪流搞得混濁不堪。
蒙古武士們已經奔走了三天,馬兒都跑掉了膘,士卒們心疼的撫摸著愛馬,它兩條前腿上看得見骨頭,沒辦法,倍道兼程,靠隨身攜帶的精料人吃馬嚼,每晚露宿時將馬放出去吃點青草,掉膘還是好的,再這麼跑兩天,馬兒怕是要跑垮了。
張珪放出了海東青,振翅高飛的獵鷹,將把通知唆都配合行動,南北夾擊漢軍的羊皮紙卷帶到同安戰場。
“父親,為什麼不下漳州?搶南蠻子的府庫,開了城不封刀,讓兒郎們放開手燒殺,同安戰場上的陳楚二匪還不慌了手腳?圍魏救趙、攻敵必救,比直接投入戰場的效果要好得多!”年輕的將軍忍不住心頭的疑問,向他睿智的父親提出問題,這個北方漢人世侯的年輕子弟,已然忘記了自己血管裡流著哪個民族的血液。
第216章 匯聚
“還有,范文虎那老賊,居然畏縮不前,父親何不用御賜金刀取他狗頭?”想起范文虎的懦弱、卑劣、無恥,張珪就臉上發燒,為了大汗立下汗馬功勞,南征北戰英勇無畏的張家,會和范文虎這樣小丑同屬一個民族?怪不得蒙古人看不起我們漢人。
張珪入怯薛宿衛,身為漢人,自然少不得受蒙古勳舊子弟幾分閒氣,他捏緊了拳頭,決定今後一定要繼承父親的榮譽,做大汗手中最鋒利的戰刀,讓那些嘲笑自己的蒙古人看看,自己這個漢人的兒子,才是長生天下當之無愧的把都魯!
張弘正搖搖頭,這個侄兒不像他少年老成的父親,倒像是青年時代熱血沸騰,提著戰場上砍下的人頭,爭強好勝的自己。 這兩三年來,哥哥總把他帶在身邊,看樣子是作為張家下一代的接替人培養了,若說戰略戰術,他已學了八九成,不過人心之險,遠勝戰場上的刀槍,侄兒要學的,還有很多。
“正因為為父是御賜金刀九拔都,所以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去救札剌兒部的唆都,所以范文虎能退後,而我必須衝到最前!”張弘範拍著兒子的肩膀哈哈大笑,笑容中卻有著難以察覺的苦澀。
御賜金刀,代表著忽必烈大汗最大的信任,它意味著榮耀、財富、高官厚祿,但為了獲取信任,需要付出的更多。
大汗,是雄材大略之主。 他的絕對信任,就意味著對你地絕對掌控,只有在確信你無法逃出他的掌心時,他才會把信任交給你。
李恆得不到這樣的信任,因為他有党項族的探馬赤軍;塔出得不到這樣的信任,因為他背後有唐兀部的族人;范文虎更得不到這樣的信任,因為范家經營兩浙之地。 麾下二十萬新附軍。
只有張弘範,自山東李璮叛亂之後。 北方漢人世侯就被削奪了兵權,他手上沒有一個私兵,常年跟隨他地上萬戶昔里門是一個血統純正的蒙古人,他地忠誠是針對御賜金刀,而非九拔都,只要忽必烈一個命令,他可以毫不猶豫的砍下主帥的腦袋。
更何況。 除了領兵在外的父子兄弟三人,張家一門老幼都留在北方……
至於范文虎那老狐狸,張弘範無奈的笑了笑。 伯顏北征對付海都和乃顏這兩個大元朝最危險最強大的敵人,他們麾下可是血統最純正的蒙古精兵,其中不少人甚至是當年遠征歐洲,打到多瑙河畔地無敵雄師的後代,要對付他們,江南北運的糧食和金錢。 遠比頑羊角弓和彎刀有效得多。 范文虎所謂保守兩浙財賦的理由,在藉口的表面下藏著一個要挾:範大都督如果扣下兩浙的財賦,北面的戰事就會一塌糊塗!
有兩浙士紳的支援,有手上二十萬新附軍,范文虎地地位就穩如泰山,漫說自己手中的金刀砍不斷他的脖子。 就算忽必烈大汗,也得對他客氣三分。 有膿包軟蛋之名的範大都督,實際的地位、處境,可比自己這個空有無敵美名的九拔都,好過太多太多——有那麼一刻,張弘範內心中甚至對范文虎產生了一點嫉妒。
也正是因為張弘範是忽必烈地孤臣,所以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救援唆都,札剌兒部的唆都!御史大夫伊氏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