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9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風握乾秉坤殺伐決斷,便是興一國、滅一國也沒有這般猶豫不決,然而茲事體大,一不小心就後患無窮,能不用最好不用。

加布利埃爾見楚風沉吟未決,卻是會錯了意,只當大漢萬里遠來,又受限於羅姆蘇丹國反叛、羅斯諸公國蠢蠢欲動,無力與教廷相爭衡。

他乾脆更進一步,十分露骨的說:“恕我冒昧,陛下您應該知道不列顛島上安茹家族那位長腿國王的野心,以及法蘭西美男子的桀驁不馴。您遲遲沒有交出耶路撒冷,這兩個野心勃勃的傢伙竟然叫囂著第九次十字軍東征——當然教廷堅決反對他們挑戰我們的東方盟友,不過,您也知道,教廷對他們的約束十分有限……”(英王愛德華一世綽號綽號長腿,法王腓力四世綽號美男子)

加布利埃爾正話反說,竟赤裸裸的發出了第九次十字軍東征的威脅,行朝漢臣登時氣炸了肺,文天祥老而彌堅,第一個出班斥道:

“鼠輩敢爾!汝等打不過馬木留克。龜縮於阿卡德城堡,日夜受馬木留克凌逼,那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伯國已然名存實亡,耶路撒冷王國只剩下阿卡德彈丸之地,亞美尼亞等朝不保夕,是吾皇提鞭東來,漢軍連番血戰誅滅馬木留克,汝等才有了喘息之機。那愛德華、腓力等夷酋妄言東征,豈非恩將仇報?蕞爾醜類,誠如古人言‘畏威而不懷德’,真禽獸不如也!”

加布利埃爾立時臉紅脖子粗的爭辯起來:“教廷默許聖殿騎士團成為以色列王國的武裝力量,已經向大漢支付了出兵相助的代價,而那英吉利、法蘭西的國王並不完全受教廷的約束……”

加布利埃爾是教廷內部的頑固派,無論誰當教皇他這位大騎士長的地位都不會改變,所以樂得和大漢爭一爭,將來回去說不定還能落個信仰堅定的美名。

布雷默則不同,他還指望著依靠在教廷和大漢之間穿針引線的功勞坐上教皇寶座哩,見同伴話越說越僵,趕緊出來打圓場,兩邊做好做歹的勸解,只是態度雖然謙恭,話裡話外總隱含著威脅之意:

“偉大的皇帝,作為您忠實的盟友我必須提醒您,威尼斯和熱那亞這群唯利是圖的傢伙,已經感覺到大漢海軍和東印度公司在地中海上的威脅,共和宮曾多次討論與羅慕洛結盟抵制大漢的倡議,教廷為避免這種令貴我雙方感到尷尬的動議變成現實。背地裡做了許多工作。而您也知道,威尼斯和熱那亞那群傢伙為了丁當作響的金幣只怕連伊甸園都敢搶一把……”

布雷默透露的訊息並非空穴來風,大漢全據中東,以往東西方貿易須經阿拉伯商人轉手的局面被完全打破,漢商直接把貨物運到亞歷山大港、海法港和大馬士革出售,中國絲綢、瓷器和各種工業品在地中海商圈的競爭力大增。

隨著蘇伊士軌道馬車系統修築工作接近尾聲,大漢即將實現南洋-印度洋“海上絲綢之路”,與地中海“黃金水道”的無縫連線,到時候運輸費用進一步下降,商貿流通效率大增,以大型手工工場和海上商貿立國的熱那亞、威尼斯,必然承受更加沉重的壓力。

十三世紀末,無論海上馬車伕的尼德蘭-荷蘭,還是不列顛日不落帝國,抑或西班牙葡萄牙這兩洋霸主都還沒有興起,歐洲海上力量集中於地中海,準確的說就是義大利亞平寧半島上的威尼斯和熱那亞,他們的海軍首屈一指。

大漢的地中海艦隊雖然強大,但規模所限難以控制整片海域,並且補充、整修、增援都十分繁瑣困難:

蘇伊士運河通航之前地中海和大漢海軍控制之下的印度洋、南洋基本是隔絕的,繞行非洲南端走直布羅陀要耗時兩個月。像第一次那樣打阿拉伯海軍一個措手不及還可以,今後再這麼做就不大容易了,兩個月、數萬公里的航程,足以抵消漢軍的技術優勢。

這樣一來,威尼斯和熱那亞這兩個地中海上的小霸,在勝負天平上的重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布雷默說完偷眼看看楚風,大漢皇帝的臉上古井不波,似乎看不出喜怒。

孰料布雷默和加布利埃爾這幾番話,成為楚風痛下決心的推動力,也令他們的無數同胞從此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不過在此刻,他們仍在自鳴得意,滅國無數、摧垮蒙古帝國的大漢皇帝,在他們面前似乎已經啞口無言,這是多麼令人志得意滿呀!

楚風到此刻心中反而一片寧靜,暗暗點了點頭,你不仁我不義。目光又正好掃到諸番臣後列英氣勃勃的英迪莎爾,不由長嘆一聲:罷了,便是我不用這毒計也早有人用,今後也必然為他人所用,算下來寧教我欺人,莫被人所欺,教廷負義在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